1月11日,记者在喀旗十家满族乡采访时了解到,该乡按照生态立乡、科技兴乡、养殖富乡、工业强乡、和谐誉乡的发展战略,依托本地各类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加快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全乡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群众得到了实惠,社会得到了发展。
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自从乡政府把草原水泥引进来,我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说实在的,以前,我在河北打工时,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挺累的,没有什么保障,现在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收入3500多元呢,还有保障。”十家满族乡石灰窑村村民高明臣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工业项目建设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4年年初以来,该乡始终把其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各种项目建设。新型建材产业园区已完成前期道路拓宽工程和全乡境内66千伏供电线路架设工程。草原水泥建设项目已投入资金5.5亿元,正在进行试生产;“皮带长廊”建设120亩征地工作已经启动;赤峰巨森矿业有限公司煤矿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2.2亿元,绞车、压风机、变电站等设备安装完成,三条斜井已挖进到位,中掘机开始安装。该乡加大落后产能企业淘汰力度,分期分批关闭小白灰窑企业,目前已申请关停11家。加强洗煤厂监管,严防污染事故发生,要求新上企业必须达到节能环保要求,才能入驻园区。
加大“一区两带”建设力度,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该乡按照政府引导、村组干部示范带动、整合涉农资金项目支持的思路,积极引导农民转变传统观念,改善种养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畜禽养殖区建设逐步完善。稳步推进肉鸡、肉鸭小区建设,出栏肉鸡、肉鸭260多万只。按照2014年暖棚暖圈累计达到7万平方米的目标,计划新建2万平方米,已完成12600平方米,主推的养羊产业初具规模,基础母羊达到3万多只,新增肉牛1000头,2014年家畜存栏近12万头只。林果产业带建设基本成形。在十家、林营子等村新栽植寒富苹果、安国梨等经济林1500亩,全乡累计达到4000亩,为打造万亩林果之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绿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效果凸显。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培育绿色农作物种植5000多亩。赤峰龙远农业有限公司设施农业项目已投入资金108万元,建设管理用房212平方米,打深水井1眼,正在进行日光温室建设;郎营子村食用菌建设项目已投入资金50万元,新建11个冷棚、4340平方米,栽植食用菌10万棒;赤峰膳仁农副产品加工公司杂粮深加工项目已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已定购加工生产线1套,近日可投入生产。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近年来,该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要求,从道路硬化、人饮工程、美化亮化等工作上加大了力度,并取得了一定实效。该乡头道营子村和上店村人饮工程已完工;三道营子村大型水厂工程已完成,现已正式运行,可解决该村1181户、3998口人饮水难问题,其他8个村18处人饮工程正在进行招标;2014年,该乡新打配机电井17眼,新打大口井3眼,增加有效灌溉面积5500亩。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部制定了发展规划,明确了主导产业,多方筹措垫付资金100多万元,硬化道路3000延长米,垒路肩石40立方米,栽植风景树1470株,新建文化广场8处和160平方米村民文化中心1处。郎营子村至马鞍山羊场8公里水泥路建设工程也已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