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市创业园:新增就业4万人 扶持创业6000人
 

  原标题:新增就业4万人 扶持创业6000人

  呼市创业园为年轻人造饭碗

  当你为找不到“饭碗”发愁时,是否想到自己也能“造饭碗”?

  于洋,毕业于吉林大学,年仅26岁的他创建了内蒙古一心文化科技公司,企业以文化创意为主,年营业额已超过百万。“目前,骨传导助听器样机已经制作完毕,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面对成功,年轻人于洋不骄不躁。

  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学创业园内,3D打印机、高校共青团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由大学生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也已成功找到盈利点。这个园区成立不足一年,已成功引进内蒙古工业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内蒙古研究院等37家入驻科研单位、9位入园创业大学生,预计年产值超过7亿元。

  谷爱珍是赛罕区大学生设施农业创业园首批引入的13名创业大学生中的一员,在这个集创业、示范、展示、配送、育苗为一体的创业园里,她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如今,全民创业的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自主创业只有更多地在知识、技能、科技、资金等要素的支撑下才有可能成功。”谷爱珍坦言,“创业过程中遇到挫折是难免的,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坚持下去才能成功。”

  除了大学生创业,草根一族又该如何打开创业这扇窗呢?众筹,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邦咖啡,一个呼和浩特市青年创业服务中心新引入的众筹项目。这家咖啡馆由37名来自不同行业的伙伴,以每人出资5000元的方式众筹而成。“现在已经有创业团队付费入驻啦!”咖啡大叔陈伟杰难掩兴奋,“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在行业之间也能达到一个资源整合的效果,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我们的创业成本,这对我们创业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以咖啡馆作孵化器的新颖模式在国内已有成功先例,前有北京车库咖啡、后有3W咖啡,它们在吸引了无数创业者的同时,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呼和浩特市在推进创业就业工程中,积极引导创业者入园进行创业和孵化。年内,呼市标准化创业园和孵化基地将达到10个以上。同时,完善市场准入、税费减免、小额贷款、创业补贴等相关政策,全年城镇将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亿元以上,直接扶持创业6000人以上,带动就业1.9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将达到91%以上。(记者 施佳丽)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乐的冬季那达慕
魅力蒸汽机车
还是大棚收入高
大棚里栽花卉
安装太阳能面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欢迎你,新战友!
“暖心贴”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