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关注民生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2014年度内蒙古就业工作纵览(上)
 

  原标题:服务的暖意还在升温——2014年度内蒙古就业工作纵览(上)

  2014年1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会上,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关于2014年的就业工作做了明确安排:即“扎实推进创业就业工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以上;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中小微企业;进一步增加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数量;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探索校企合作开展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就业服务、劳务输出一体化运行模式,以促进高校毕业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和蒙古语授课毕业生就业;统筹做好农牧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积极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落实相关政策措施,降低创业门槛,开辟创业服务绿色通道,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

  今天,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元年!在这新旧更迭、轮回交替的日子里,我们禁不住要问: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的目标实现了吗?经济下行、遭遇“更难就业季”的16万高校毕业生哪里去啦? 365个充满期待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呼和浩特市:搭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立交桥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集中了全区75%的高校。每年留呼、回呼的高校毕业生特别多。2014年,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决定: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1.6万人、实现就业率91%以上。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一年,呼和浩特市主要采取了六项措施: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2013年,该市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24条政策措施;2014年,又加印通知,提出了21项政策措施。这些硬政策、新措施为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二是实施“人才储备”工程,全面落实“三支一扶”等六项服务基层项目计划,2013年以来,各项计划累计招募高校毕业生3887人,其中2014年就招了1876人。各类招聘人员的生活补贴、交通补贴和社保补贴均得到全面落实。2014年,还开创性地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服务“三农”有机地结合起来,面向全区招募了175名农牧院校大专以上毕业生,充实到“三农”服务工作中。

  三是继续实施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2013年以来,该市累计组织177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了就业见习计划,见习后留用率达75%以上。

  四是实施创业引领计划。2013年以来,全呼市累计完成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1750人。为693名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小额贷款6336万元,近千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3000余人。

  五是规范公开考录工作,进一步加大机关事业单位的招考力度。2013年以来,全呼市机关和事业单位共招聘高校毕业生2772人。与此同时,该市还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服务周”、“民营企业招聘服务周”等活动,进一步发挥市场调节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共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2.06万人。

  六是实施倾斜政策,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2013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共为职业院校的270名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发放了27万元的求职补贴。2014年,呼和浩特市在事业单位招考中还专门拿出15个岗位照顾蒙古语授课毕业生,还通过公益岗位安置贫困家庭和蒙语授课高校毕业生334人。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乐的冬季那达慕
魅力蒸汽机车
还是大棚收入高
大棚里栽花卉
安装太阳能面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欢迎你,新战友!
“暖心贴”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