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土右旗以改“四风”、转作风,便民利民、为民兴办实事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服务体系,设立民情热线,建立网络问政互动平台,高标准建设旗、乡、中心集镇、村四级政务服务中心便利化平台,打造社区一刻钟服务圈、农村半小时服务圈,构建形成旗乡村三级电话、网络、服务大厅“三位一体”的便民服务体系,真正实现“零公里”服务群众。
位于萨拉齐镇民生大楼内的土右旗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总面积1800平方米,包括社会服务区、便民服务区和基本项目区,设有52个窗口和1个出入境办证室。服务窗口办公电脑、办事指南等办公物品整齐统一,窗口分布、楼层分布等指示牌清晰准确,电子监控系统、叫号器等配套设施完善,咨询台、饮水处等便民设施齐全,营造了规范舒适的服务环境。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效率、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土右旗积极探索打造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化的新型政务服务中心,一方面严格规范各窗口收费,统一由入驻大厅的内蒙古农村信用合作社收取,向社会公布服务事项的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等,有效杜绝了行政审批窗口乱收费和“搭车”收费等不规范行为。另一方面,围绕“方便群众、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目标,在“土右旗政府门户网”建立政务服务交流平台,为办事群众提供网上在线咨询、相关表格下载,力争将当天各窗口接办件数量和各审批事项的办理情况在网上进行滚动公示。设立了政务服务便民微信平台,借助土右旗文明城市创建公众短信平台,定期公布中心各项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指南,做到办事事项、办事流程、事项办理过程、办理结果一目了然。
目前,所涉及的全旗22个行政审批部门、10个便民服务部门的行政审批服务科全部进驻便民服务大厅。同时,按要求统一将本部门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职能以书面形式授权委托进驻市民大厅的行政审批服务科,统一刻制并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实现了行政审批权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授权到位。
全面实行“一楼式办公、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次性收费、一网式运行”的“一条龙”服务。截至11月,共受理各种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13万余件,办结率达100%,接受群众政务咨询8万余人次,群众满意率达100%。
劳有所得拓宽就业渠道
今年以来,土右旗积极拓展就业服务工作思路,不断探索创新,争取资金1068万元搭建招用工“六大平台”,通过旗、乡镇(管委会)、村(社区)三级劳动保障平台,通过媒体、网络、微信平台,畅通招用工渠道,实现招用工企业和求职者信息对称、供需对接。今年五一、十一两大节日期间,组织举办了2场大型招聘会,全年不定期召开小型专场招聘会或洽谈会5场,先后有80多家企业参加,提供招聘岗位1237个,达成就业意向736人,其中高校毕业生236人,属于就业援助对象的高校毕业生17人。
截至12月底,全旗城镇新增就业2250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49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7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94911人,全旗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按照自治区促进就业三年行动计划和包头市发展家庭服务业精神,土右旗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就业难现状,着力推进家庭服务业建设,实现全旗家庭服务业从无到有,从散乱到规范的目标。全旗现已建成家庭服务企业25家,其中认定为包头市家庭服务机构4家,在农村设立了6家,还引进了“鹿诚大嫂”、天马家政2家连锁企业,为100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使家庭服务业成为该旗群众创业就业的朝阳产业和新途径。
全力抓好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旗就业服务局单设项目办专门指导服务创业园建设工作,并把市就业系统创业园建设与市公务员局“大就办”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统筹来抓。目前全旗共建成市级创业园2个,其中土右新型工业园区管委会创业园建成具有孵化功能的市级示范性创业园,并争取到自治区级创业园“以奖代补”项目300万元,入驻企业60户,吸纳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就业9012人,带动创业3590人;将军尧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建成市级标准化创业园,入驻企业68户,从事种植767户,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5258人,其中返乡农民工585人,带动农民自主创业356人。经摸底和指导,10月份向市局申报创业园6家,目前等待验收中。在工业园区管委会、将军尧镇和苏波盖乡创新推行了旗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和建设工作,先后吸纳高校毕业生4168人。
住有所居保障民众住房
结合“两线四区”城乡统筹建设工程,采取“农民新居、整村推进、集中统建、散户投放”四种方式,落实四级配套资金2247.84万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597户,超额完成年度1200户任务,建成3个农民新居、7个整村推进、18个集中统建其中14个农村互助幸福院等亮点工程,集中建设率达63%,有效助推全旗美丽村镇建设。
从2008年实施廉租住房建设工程到目前,共建成廉租房3441套、16.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0699万元。2014年,考虑到现有的建设规模能够基本满足城区低保家庭住房需求,适时作出调整,不再申报廉租住房建设工程。2010年通过企业配建方式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272套。2012年实施公共租赁住房集中建设工程以来,截至目前,共建成公共租赁住房165套、1.089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178万元。2010年至今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4338套,建设面积22.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86760万元。
学有所教改善办学条件
开工建设并已投入使用面积为1.08万平方米的阿勒坦(沟门)小学。新建总投资4500万元,总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的敕勒川包商小学。目前,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主体均已完成,明年将建成并投入使用。5个幼儿园项目总建筑面积1.93万平方米,总投资5790万元。民族幼儿园、白青尧幼儿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沟门幼儿园已竣工验收;阿勒坦幼儿园和土右旗第二幼儿园主体已完工,明年初将建成。美岱召中学、海子中心校、三间房中心校等3所学校的教师周转宿舍,总建筑面积0.23万平方米,总投资512万元,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今年,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为全旗中小学配备了价值5000万元的仪器设备,建成了以旗教育局为平台,上通市教育局下联学校的城域网,实现全旗中小学“校校通,班班通”多媒体目标。同时,全旗中小学校基本建齐了标准化计算机室和实验室,并配齐了体音美卫器材。并引入社会资金建设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将分两期建设,计划投资600万元。目前,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完成了基建项目建设,计划于2015年春季开学投入使用。
提升学前教育
按照“规范扶持、整改提高、停办整顿”的原则,投入130余万元,为大风车等13所符合扶持条件的民办幼儿园添置教育教学设备,促进了民办园优质发展;对全旗民办幼儿园进行了3次联合执法检查,取缔了12所不达标的民办幼儿园,限期整改9所幼儿园。制定了《土右旗示范性幼儿园评估标准》,积极开展示范性幼儿园创建工作,旗幼儿园创建成为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美岱召中学附属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创建为包头市示范性幼儿园。今年,学前教育工作全票通过了旗人大常委会的评议。
老有所养构筑养老乐园
投资100万建成了将军尧镇下白青尧村高标准互助幸福院。积极争取上级建设指标和资金,完成沟门镇西湾村、明沙淖乡岳家圪旦村、美岱召镇新营子村、苏波盖乡丹进营村4所互助幸福院建设。在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中,投资90万元完成萨拉齐镇回民社区、将军尧镇下白青尧村、双龙镇双龙村3所日间照料中心建设。
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建设指标和资金,完成苏波盖乡苏波盖村、明沙淖乡岳家圪旦村、将军尧镇将军尧村、沟门镇威俊村4所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由去年的7500元、4816元达到现在的8000元、5000元,分别提高500元、184元,为1449名五保对象发放供养金819.1万元。
病有所医推进基层医改
今年5月,土右旗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代表自治区卫计委接受了国务院医改办的检查评估,成绩得到肯定。6月,自治区卫计委将该旗确定为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两所公立医院已从11月10日零时起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并推行法人化治理。今年10月份,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旗医院院长,旗医院内部人事任免、岗位设置、收入分配等,全部由医院自行负责、自主决策。通过与中心医院协作办医,旗医院在医院管理、人员培养、技术指导、帮扶带教、仪器设备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旗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创建步伐加快,各项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等待验收评审。重点打造的血液透析、神经内科、妇产科等3个学科已成规模。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度改革,采取“定编、定岗、不定员”动态管理模式,面向社会为旗级医院公开招聘20名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着力解决医务人员不足问题,减轻医院负担。
救助弱势群体困有所济
在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中,累计发放救助金额260.55万元,累计救助人数6153人,其中资助参加居民医疗保险人数5351人,金额55.65万元,住院范围内报销比例达63%。农村医疗救助,累计发放农村医疗救助金360.55万元,累计救助人数14335人,其中:资助新农合人数12140人,金额84.98万元,住院范围内报销比例达63%。
城镇低保标准由去年的每人每月500元提高到515元,提高15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去年的每人每年4756元提高到4900元,提高144元,为8415户10378人发放低保金4251.65万元。
全面实施专项救助。重特大疾病和“一站式”医疗救助工作成效显著,医疗救助封顶线达到3万元,救助大病住院人员777名,发放医疗救助金224.6万元;为因病、因灾造成临时性困难的723户家庭发放临时救助金73.36万元;为12965名民政对象(不包括80周岁高龄老人)全额缴纳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保险金145万元;联合教育部门为68名低保家庭2014年新考录的大学生发放教育救助金246万元,为207名低保家庭在校学生发放教育救助金18.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