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阿拉善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戈壁深处的坚守
内蒙古新闻网  15-01-14 11:48 打印本页 来源: 阿拉善日报  
 

  ——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拐子湖气象站站长巴音那木尔

  “沙海茫茫不见边、黄风漫漫不见天、炎热干燥雨雪少、飞禽走兽难看见”这是拐子湖地区自然和气候的真实写照。今年40岁的巴音那木尔,1995年自武警部队复员后,到拐子湖气象站工作一干就是20年。

  拐子湖气象站坐落在额济纳旗境内的戈壁深处,距离中蒙边境110公里,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北缘,承担着气象观测和区域国家气象信息交换任务,属国家一类艰苦气象台站。巴音那木尔自分配到拐子湖气象站工作以来,一心扑在工作上,无怨无悔、尽职尽责,一直从事测报工作,从普通职工、副站长最终成为了站长。

  2009年,为了改善办公条件,经过多方努力,拐子湖气象站进行综合改造,包括综合办公楼建设和风光互补电站建设。在进行基础建设的过程中,因气候环境条件恶劣,诸多不利因素曾一度阻碍了工程的进展。巴音那木尔带领职工连续劳动3个月,清理各种淤沙、建筑垃圾等,逐一解决了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困难,综合改造工程于2010年9月底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拐子湖气象站也告别了低矮破旧的平房,搬入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同时水电设施也得到了改善,电力充足,水质良好。

  对于气象观测仪器来说,被流沙掩埋是很大的风险,为了保障观测仪器稳定工作,每当在沙尘暴过后,巴音那木尔都会带着全站职工清理淤沙,年清理淤沙3000立方米;他还带领拐子湖气象站全体职工自己动手对院内外进行了绿化,挖树沟、拉网围栏、种草坪,共种植树木2860余棵。在巴音那木尔的带领下,拐子湖气象人一直视基础业务为立站之本,将其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多年来,该站气象地面错情率始终保持在0.0‰,报表合格率100%,先后有十人获得“全国优秀质量测报员”荣誉称号,十五人获“全区优秀质量测报员”称号。

  多年来,巴音那木尔坚守在拐子湖气象站,生活也融入到了当地牧民的生活中。他和全站职工一直情系牧民,只要牧民有需求,气象站都会出车、出人全力以赴。20年来,连他自己也记不清在工作之余多少次帮助牧民拉羊粪、拉围栏、打柴打草,多少次帮助牧民代购生产、生活物资,多少次帮助牧民围建库伦、维修畜圈。每逢过年过节,他和站内职工一起到几十公里外牧民和五保户家进行慰问,送去节日的祝福和慰问品,帮助五保户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驻地牧民对拐子湖气象站的干部职工也充满了感情,视他们为自己的亲人。

  气象站与当地边防武警派出所、边防连队的共建工作做得非常好,这倾注了巴音那木尔的大量心血和热情。随着拐子湖苏木的撤销和当地牧民的陆续搬迁,在大漠深处仅剩的气象站和驻地边防武警派出所、边防连队的联系更加紧密,互助共建工作也更加深入。每年的“七一”和“八一”,各项支部共建活动都会如期开展,支部间也每年续签共建互助协议,互助共建活动也是形式多样。连队战士帮助传授暖棚管理技术、育苗技术,气象站为连队维护设备、修理仪器等等,到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气象站职工和边防战士们还会自发地走到一起,演节目、搞联欢,共度欢乐时光。

  拐子湖苏木撤销后,牧民陆续迁走,附近只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蒙古族老奶奶不愿意走,独自生活在废弃的苏木里。拐子湖气象站的职工和附近哨所的武警战士主动轮流照顾她,送水、送菜、劈柴……共同在大漠深处组成了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大家庭”。

  2011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拐子湖气象站“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2013年,拐子湖气象站被评为盟级“文明单位标兵”;2014年,拐子湖气象站被人社部和中国气象局授予“全国气象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巴音那木尔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气象部门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14年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受到国务院表彰。

  面对荣誉以及未来的发展,巴音那木尔有着更深的思考。“拐子湖气象站现在已建设成为国家基本气象站,作为我国仅有的两个沙漠气象站之一,拐子湖气象站应当努力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沙漠气象研究方面为祖国气象事业、生态环境改善贡献更多力量”。巴音那木尔说。本报记者斯琴高娃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乐的冬季那达慕
魅力蒸汽机车
还是大棚收入高
大棚里栽花卉
安装太阳能面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欢迎你,新战友!
“暖心贴”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