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一民警13年坚持资助贫困学生焦博洋
内蒙古新闻网  15-01-15 10:08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原标题:许哲俊13年坚持资助焦博洋

  他是一名普通的人民警察,他每月的工资并不高,但他却13年如一日地资助一名贫困学生。他既不图名也不图利,为的就是能让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学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他叫许哲俊,是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赛罕大队园区中队的民警。如何能坚持13年,面对这样的疑问,今年42岁的许哲俊却只说,自己少在外面吃几顿饭就能帮助一个孩子上学,他觉得这样让生命更有意义。得到许哲俊资助的幸运儿叫焦博洋,今年24岁,住在玉泉区恒昌小区。2014年7月大学毕业后,她又继续学习,并参加了研究生考试,目前正在等待考试结果。说起许哲俊的帮助,焦博洋告诉记者:“感谢许叔叔,他像亲人一样一直帮助我及家人。”

  其实,在2002年之前,许哲俊与焦博洋的生活并没有任何交集。那一年,焦博洋还是恒昌店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那时,她的父母都没有工作,家里靠开小卖铺维持生计。焦博洋家住在一楼,不大的家只有两个卧室,其中一间留给她住,另一个间用来开小卖铺,父母只能住在客厅。小卖铺每月的收入也就几百元钱,刚够维持生活,供女儿上学有些吃力。有一天,许哲俊得知战友正在资助贫困学生上大学,他当时就跟战友开玩笑说,他也想要资助一名贫困学生上学。通过战友告诉他的方法,他拨打了114查询电话,找到呼和浩特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并且告诉了他的想法。通过联系以及到家里实地走访,他最终确定要资助焦博洋。2002年,许哲俊还没有成家,当时的工资也不是很高。就是这句“玩笑话”,许哲俊坚持了13年。他除了每学期给焦博洋资助1000元现金外,每到逢年过节,他还要买些米面油及生活用品送到焦博洋家中。直到焦博洋2014年大学毕业后,他才停止资助。

  如今,许哲俊一家三口还会去焦博洋家里探望,他们相处得像亲人一样。

  前不久,焦博洋的母亲宋秀丽特地把写有“爱心助学好警察 助人为乐暖民心”的锦旗送到许哲俊的工作单位,感谢他的善举。“我打心眼里感谢许哲俊,他与我们素昧平生,却能给我们这么大帮助,我们全家人都会记住他的恩情。”宋秀丽说。

  许哲俊还表示,如果焦博洋考上研究生,他还会继续资助焦博洋学费。(记者 郑慧英)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年味儿渐浓
国学冬令营
欢乐的冬季那达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赛骆驼 展民俗
整顿节前市场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