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实用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别让微信抽签撬走你的个人信息
内蒙古新闻网  15-01-15 11:11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原标题:别让微信抽签撬走你的个人信息

  2015年伊始,微信圈里最热闹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新年签”。“转运”、“发财”、“断舍离”、“旅行”、“结桃花”等,几乎在朋友圈里呈现出刷屏的气势。对此,心理咨询师分析,这些小游戏背后反映出人们在新的一年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也是大家用正能量激励自己的一种方式。不过,警方提示,这类游戏有些可能会盗取个人信息,市民们要谨慎填写。

  记者注意到,从元旦至今,每天的朋友圈中总有好友在分享自己抽到的“新年签”。记者随机打开了微友们发布的“新年签”游戏链接,发现“新年签”的签文内容都是些寓意较好的词语。“发财”、“升学”、“事业有成”、“贵人相助”等寓意着好运,来年顺利的词语出现频率很高。同时,在链接下端记者看到,其阅读量都已经过万。

  在对一些对“新年签”寄予厚望的微友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知道其为游戏,但微友们都会认真填写其中包含的个人姓名、电话、出生年月日等信息,以便抽到寓意较好的词语。“抽到好的词语,我就会分享出去,然后再把链接发给我的朋友。”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

  针对“新年签”在微信圈里热传的行为,陈欣心理咨询师学校的张老师表示,每到跨年的时候,就有市民喜欢发“心灵鸡汤”一类的内容。其实,并非感情脆弱或缺乏理性的人才需要“心灵鸡汤”,人人都有“鸡汤”情结,通过这样的激励给新年提供正能量,尤其是工作压力大,或倾向感性思维的人,他们本身就喜欢在社交网络上分享,当他们的行为被参与、分析、被认可时,更能激发他们内心的正能量。

  不过,昆河镇派出所的姜兴伟警官则提醒市民,一般此类游戏都会先要求参与者允许访问,被允许后就会读到网友填写的信息。为保证个人信息安全,希望网友尽量不要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发布到朋友圈内。(首席记者 时婷婷)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年味儿渐浓
国学冬令营
欢乐的冬季那达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赛骆驼 展民俗
整顿节前市场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