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手写春联是珍贵新年礼物
内蒙古新闻网  15-01-20 09:33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为了让社区广大群众度过一个喜庆、祥和的新春佳节,1月15日,呼和浩特市长和廊街道办事处菩提塔东社区开展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迎新年、送春联”活动,邀请百图阁书画院的书法家,现场为辖区居民,特别是低保对象、残疾居民、失独老人、留守儿童等500户贫困居民书写、赠送春联,使他们感受到“出入相扶、守望相助”的社区和谐氛围。(1月16日《北方新报》)

  为居民义务书写春联,这是一份珍贵的新年礼物。这样的活动当然多多益善,最好能够常态化。

  春联的文化软实力不可小觑。与印刷版相比,手写体更有传统年味,更能体会到年俗的魅力。一方面,现场书写春联,既可私人订制内容,也能展示书法魅力,无疑是对书法艺术、对联文化的最好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春联中蕴含着诸多传统文化元素,如字词的对仗、音韵的平仄等等。在手写的过程中,既可以让大众普及对联常识,也能在加强书法交流中增进文化自信。

  眼下很多人抱怨年味不足,关键在于缺乏传统文化的氛围,营造传统文化写春联就是一种很好方式,应该推而广之。一方面要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市场力量,通过广泛开展送春联等文化下乡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尽享文化大餐;另一方面,文化部门、社区等应创设条件,搭建草根舞台,通过开展创作春联、书写春联等活动,让人们在自编自写中自娱自乐,在浓郁的文化熏陶中放松心情、愉悦身心。我们不妨从写春联开始,用实际行动来践行文化自觉。(徐剑锋)

[责任编辑 魏莉 ]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年味儿渐浓
国学冬令营
欢乐的冬季那达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太极扇
机器人总动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