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市各级妇联组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发挥好妇女在家庭中的作用”指示精神,本着“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原则,立足家庭优势,关注妇女儿童,谱写了全市妇女儿童事业的华美乐章。
服务妇女发展,推进居家灵活就业
2014年,市妇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市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工作意见》,明确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按照以点扩面、提质升级的发展思路,立足家庭优势和产业特色,实现了就近就地、居家灵活就业。
发展一批民族色彩浓厚、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和基地作为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如“草原文化观光基地”、“巾帼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巾帼家政互助联盟”、“家庭手工业示范基地”等。通过基地建设,要求各旗县区走“一县多业、一镇多业”、 “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子。
依托产业示范基地挂牌成立培训基地,通过巾帼科技志愿服务团的专业培训,对居家妇女提供入门培训和技能提高培训,同时组织实地参观考察,开阔视野,开通“妇女科技直通车”进行现场培训。利用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和昭乌达妇女可持续发展协会的公益性小额信贷资金,支持发展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对符合现行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个人,最高额度提高到10万元;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各类加工点、经营户、小微企业,最高额度提高到50万元,支持商业银行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组织建设产业协会,为产品升级和市场开发提供服务。
服务儿童成长,启动实施家庭教育工程
2014年初,由市妇联牵头,联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关工委启动并实施了家庭教育工程,以此转变家长家庭教育理念。
启动家庭教育大讲堂,邀请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深受孩子喜爱的“知心妈妈”牛琳老师作了“幸福家庭成就孩子一生”专题讲座。随后相继举办了“爱的觉醒”、 “为孩子健康成长建设优质家庭教育环境”、“快乐生活三部曲”、“守护童年”等近10期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为了推进家庭教育研究,全市不同层面的家庭教育专家、学者、志愿者立足当今家庭结构、家长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新形势,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深入调研、讨论、交流,从多个角度阐述各自研究成果。
侧重家长家教能力系统化培训,持续深入开展以“立德树人、为国教子”为主题的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双合格”活动,家长在家长学校中学知识、长见识、增本领,做自家孩子的榜样。扩充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年内以“一推一”模式新增专业志愿者17 人,专业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40 余人,他们业余时间自发或有组织地深入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等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咨询和服务20 余次。启动家庭教育“空中课堂”,扩展网络家庭教育,借助全国妇联“心系妇儿——家庭教育空中课堂”项目的启动,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向广大“孕产妇家庭”和“儿童家庭”传播营养健康、道德情操、心理素养、智力体能等家庭教育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提供及时、方便、快捷、有效的信息服务,我市有2 万个家庭受益。随着项目的深入实施,将有更多家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