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增强责任意识才能消除隐患
内蒙古新闻网  15-01-21 18:22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读者张先生反映说,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朔方路和新华东街十字路口有一口下水井外溢,路上积了很多水。经检查是一根直径为30厘米的自来水主管道因老化爆裂所致。(1月19日《北方新报》)

  一起起突发的意外事故,把地下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短板暴露无遗。每每触及到这一伤痛点,有关部门总能搬出几条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要么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或是无法化解的历史原因。

  水管老化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超负荷运行也不是近期才有,由于埋在地下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没有引起重视而累积隐患,最终酿成爆管事故。

  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已成为一种通病。一方面,地下自来水、通讯、燃气等管网纵横交错、多而繁杂,缺乏科学统一的布局图、相互兼容的作战图,很容易出现这边搞建设,那边搞破坏的尴尬;另一方面,管网超前布局、规划建设往往慢半拍,甚至只顾城市面子的光鲜,少问甚至不问里子的良心,稍遇外力怎不会管管爆裂?

  解决自来水管爆裂问题,资金和技术并非致命的难题,从目前来看,在对水管进行全面体检并建立档案的基础上,尤应按照百年标准夯实基础、提标提质,不断提高给水设施的承载能力,尤其要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

  画上爆管的休止符,在于职能部门有没有以人为本的责任心。建立应急处置、责任共担体系并完善问责机制,已是迫在眉睫。

[责任编辑 魏莉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舍饲
献血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