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下午,在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分组讨论中,多位来自医疗卫生界的政协委员呼吁政府关注我区医疗人才缺口的问题。
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副院长马大光说,11年来,肿瘤医院共引进16位博士、130位硕士,并将121位中青年技术骨干送到全国知名医院进修学习。目前,大部分进修学习的医生已经学成归来,成为医院的业务骨干。即便如此,马大光还是感觉医疗人才捉襟见肘。他说:“高端学科带头人存在缺口,技术团队也有待改进。”为了满足广大肿瘤患者的就医需求,他建议有关部门应该整合自治区肿瘤技术人才,打造肿瘤医院技术团队,促进我区肿瘤医疗事业快速发展。
讨论中,多位政协委员指出,“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区将面临着儿科医疗资源紧缺的局面。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朱华说,去年她就感觉到该院儿科就医患者明显增加了。她说,去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包头市医院、赤峰市医院等7家医院儿科年门诊和急诊量均突破了10万人次,儿科医生明显不够用。她举例说,赤峰市医院只有18位儿科医生,年门诊和急诊量却在12万多人次,医生们全部超负荷工作。为此,朱华建议自治区相关部门出台具体政策,加强儿科医生的人才培养,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稳定医生队伍,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两会全媒体报道组记者刘 惠郝少英)

点击进入: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