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两会视点】转变方式 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
 

  夯实粮食生产根基

  粮食生产始终是农牧业生产的重头戏,就如何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一主题,委员们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找问题,论发展,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康暄委员:科技兴粮保障安全

  作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内蒙古要提高农牧业生产能力,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至关重要。政协委员在开展调查研究和撰写提案时,应该对如何确保粮食安全予以重点关注,积极建言献策。粮食安全事关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保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大力开展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新品种推广等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种粮能力,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产量。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粮食面积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的投入,提高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和地位,加强农技培训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从而实现科技兴粮。

  常晓东委员:打绿色牌走特色路

  政府工作报告将“建设现代农牧业,切实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提出来,表明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三农三牧”工作的高度重视。常晓东认为,建设现代农牧业关键是要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奈曼旗是传统的农牧业大旗,围绕自治区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的总体思路,结合通辽市打造南部绿色产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奈曼旗在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将结合通辽市“打造三大产业集群新高地”战略部署,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盯住自治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发展方向,推动种植业结构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加快发展市场需求旺盛的绿色有机产品。在奈曼南部山区,以水源建设、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为抓手,以经济沟为主推模式,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种植业,小畜为主的小规模大群体养殖业。中部沙区,做好以药材、沙地衬膜水稻为主导的庭院经济文章,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以肉牛为主的养殖业,以及沙地旅游等特色产业。北部平原区,重点发展集中连片高效节水种植业,大力发展以秸秆转化利用和青贮玉米为重点的规模化、工厂化养殖业。

  王丽萍委员:规模经营提升效益

  说起创新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王丽萍委员认为,如今,农业机械的作用越来越大,不断提升着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可以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靠机械作业提升农业生产的单位价值,实现增收,保障粮食安全。从农民的思想意识来看,从不认可到抢购补贴机械,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代表着农民们的认识提高了。但是,目前农村依然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粗放式种植依然存在。现在,农民在种的时候,从场上作业机械、国家投放的专业补贴和机具都不少,种植上节约了人力,但是产后的加工跟不上,比如说许多秸秆白白烧掉,不仅浪费了资源,还造成了大气污染。我认为,就这方面来说,要改变这一现状,各地可以通过政府引导,或者通过招商引进秸秆转化企业,同时引导农民拓宽思路,实现增收。(两会全媒体报道组记者 崔楠 许晓岚)

[责任编辑 李珍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舍饲
献血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