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投向民生 真切感到幸福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工程就是民心工程。2014年,我区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民生答卷,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进展。坚持富民优先导向,继续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优先保障重点民生支出,各级财政民生支出244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50元,增长9%;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76元,增长11%,快于经济增长速度。
一笔笔真金白银按时拨付在各项民生工程上,一项项民生指标得到有力保障。而每一项民生工程的实施都伴随着老百姓幸福感的提升。
过去的一年,着力推进创业就业工程,新增城镇就业27.2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250万人,落实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就业1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的较低水平。
过去的一年,大力推进扶贫攻坚工程,创新扶贫工作机制,采取领导干部联系贫困点、“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等措施,投入资金100多亿元,4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过去的一年,深入实施百姓安居工程,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4万套,基本建成22.9万套,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完成农村牧区危房改造17万户,超过国家下达任务的1倍;包头北梁、赤峰铁南、兴安盟阿尔山等重点棚户区改造工程进展顺利。
过去的一年,着眼于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启动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完成投资216亿元,3495个嘎查村完成建设任务;为每个低收入农牧户发放1吨取暖煤,惠及336.7万户农牧民;为每个低保家庭大学生每年发放1万元就学补助并一次性补贴到位,解除了1.8万大学新生的后顾之忧;为每个零就业家庭至少解决1人就业,实现了动态清零。
过去的一年,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制定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实施意见,出台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提高191元,城镇低保标准月人均提高28元,农村牧区低保标准年人均提高267元,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人均标准由280元提高到320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被作为十项重点工作之一。自治区党委、政府密集出台一系列惠及民生的好政策、好举措,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改革发展的成果正在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各族人民。(两会全媒体报道组记者 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