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一言一策皆暖心
触摸2014,融融暖意从指尖流向心头——随着一系列重点民生工程的扎实推进,北疆大地沐浴在浓浓的幸福之中。讨论期间,委员们纷纷“点赞”民生政绩,建言献策更是直抒胸臆。
张永胜委员:抓好政策实施环节
“去年自治区民生工作做得很实在,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牧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张永胜委员说。张永胜委员认为,2014年我区的民生工程是所有工作中最出彩的。“特别是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可以说在全国也是排在前面的。”他说,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抓好实施环节,在加大对困难群众资助力度的基础上,有效管控扶助资金用途,促使被资助者树立责任意识,让民生投入更好地发挥作用。
“比如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可以考虑通过采取无息贷款形式借给被资助者,毕业后归还,或者分年度发放,与所在学校的考评相挂钩,实行动态管理。”张永胜委员说,“十个全覆盖”工程应该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更多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才能更符合群众需求。
阿南达委员:惠民新政更加精细
“2014年可以说是全区民生投入最大的一年,也是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阿南达委员说,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惠民新政,是执政为民的最直接体现,今后还需要继续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努力,把民生工作做得更加贴心。
阿南达委员认为,民生工作既需要加大投入,做大民生蛋糕,更需要精细管理,做强民生服务。“比如说,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方面,当前我们特别需要加强旗县和基层的蒙医医院建设,更好地满足蒙古族群众的就医需要。”阿南达委员说,蒙医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问题不少,比如有些旗县的蒙医医生没有资质,蒙医人才短缺、硬件设施不足等等,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阿南达委员建议通过政协专委会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深入了解蒙医医院建设情况,全面了解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对策。“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在精细化上狠下功夫,把这项关乎广大基层群众健康权益的民生大事解决好。”阿南达委员说。
韩都苏荣委员: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讨论中,韩都苏荣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加大民生投入的精彩内容和亮点数字大加赞赏:“去年,各级政府大幅度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把资金向民生倾斜,各级财政一下子投进去2440亿元,这个投入力度非常大!”
韩都苏荣委员说,从民生投入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可以看出,民生已经成为内蒙古最主要的事业,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头号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才能强基础、见成效,当务之急还是要拓宽民生资金的投入渠道。他指出,“十个全覆盖”工程让农村牧区的面貌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建设资金筹集难等问题。“特别是安全饮水问题的解决,因为牧区居住分散,建设成本相对偏高,资金不足的问题对地方造成很大压力。”韩都苏荣委员建议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两会全媒体报道组记者 黄永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