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幸总是发生在我身上,我真的快扛不住了。”担负着近30万元的外债,每个月为儿子治病要花4000多元,面对这一切,30岁的张忠恒觉得快要喘不过气来,而更让他忧心的是年仅6岁的儿子未来怎么办。
双亲离世孩子患病
屋漏偏逢连阴雨
张忠恒是呼市武川县哈拉合少乡鸭老坝村人,世代以种地为生。2008年正月,张忠恒的母亲身体出现不适,他陪着母亲去医院检查,却被诊断为宫颈癌。为了给母亲治病,张忠恒一家筹了10多万元,最终却未能挽救母亲的生命,同年9月,母亲因治疗无效去世。那年,张忠恒24岁。
“在母亲住院那段时间,父亲经常咳嗽,那时一心扑在母亲身上。”2009年年初,张忠恒的父亲咳嗽不止,多次咳出血,张忠恒便又带着父亲踏上治病之路。经多次诊断,张忠恒的父亲患上中心型肺癌。“当时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那时父亲怕花钱不肯住院治疗,多方劝说后,入院治疗不到3个月就花了将近7万元。2009年6月,父亲也去世了。”双亲相继离世,张忠恒除了要忍受失去亲人的痛楚,还背上了近20万元的债务。
2009年8月31日,张忠恒的儿子张皓博满一周岁,“像皓博这么大的孩子基本都会叫爸爸、妈妈了,而皓博却整天躺在炕上,不会爬、不会坐、更不会说话。”张忠恒与妻子乔瑞英带着孩子来到内蒙古医院诊治,“当时,内蒙(古)医院的大夫建议我带孩子去北京检查。”在亲戚朋友的资助下,张皓博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儿科被确诊为“苯丙酮尿症”。
“医生说这种病是隐形遗传,但我跟妻子都好好的。”儿子确诊后,张忠恒怀疑诊断有误,又借钱去北京儿童医院,并把孩子的血检和尿检送去日本做进一步检验,可结果还是“苯丙酮尿症”。
“这种病现在没有药物可治疗,终身只能吃一些特制的米、面、低苯丙奶粉和低苯丙蛋白粉。”而这种特制食物价格比较昂贵,张忠恒拿出随身携带的特制面、米、奶粉和蛋白粉,“一斤面20多元,一斤米30多元,一袋低苯丙奶粉120元,一袋低苯丙蛋白粉130元。皓博一日三到四餐,米面为主食,再配点蔬菜,一天的饭费大约在150(元)左右。”特殊的食物让张忠恒原本拮据的生活更困难,再加上张皓博由于营养缺乏,身体很不好。为了配合张皓博治疗,张忠恒在呼市金桥开发区西喇嘛营村租了一间小凉房,每月租金280元。
“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
贫困夫妻不堪负重
苯丙酮尿症,网络上称这类患者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昂贵的特制食物,使这类患者游离在社会边缘,成为家庭的负担。
“啊,啊……”6岁的张皓博如牙牙学语的婴儿,对着母亲乔瑞英又捶又打,乔瑞英从衣兜内掏出一颗“特制的爆米花”,塞进张皓博的口中。张皓博满足地围着乔瑞英转圈,抱着乔瑞英的脸颊亲一口。乔瑞英说,这是孩子表达爱的方式。
张皓博从没吃过普通的大米、白面、肉食、蛋奶,只能吃由乔瑞英用特制米面烹制的食物。“大夫说如果给皓博吃普通的食物,他就会慢慢变傻,甚至活不到18岁。”张忠恒说。
乔瑞英每天带张皓博到内蒙古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做康复训练,张忠恒打零工。“村里的60亩地,去年种的土豆还没卖出去。”种地加上打零工,张忠恒年收入3万元左右,微薄的收入,难以支付张皓博的花费。
“这些年能借的亲戚朋友都借遍了,但我们不会放弃儿子,我和妻子已撑了6年,如今儿子有很大进步,能走路了,也不再乱发脾气了,手也能拿东西。”看着张皓博一天天好起来,张忠恒有了信心。
昂贵的特制食物让张忠恒每天忧心,但他更忧心孩子的未来。“如果有一天我们不行了,孩子怎么办?”他跟妻子也多次询问医生,是否可以再要一个孩子,到时可以照顾皓博,但医生称他们生下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孩子可能性很大,这让他们不得不放弃。
“我不敢让孩子离开视线,担心他碰着磕着,更担心孩子闯祸,伤着别人。”乔瑞英紧跟着张皓博,不敢让张皓博跟同龄孩子一起玩耍。(记者 齐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