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成功经验何不批量复制?
 

  未成年人犯罪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因为从年龄角度来说,他们还处在心智尚不成熟、“三观”还不稳固的阶段,多少失足之恨,源于成长之痛。

  虽然在整个未成年人之中,走上犯罪道路者是绝对的少数,但不容忽视的是,如果不能对此类个案予以妥善处置,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巨大的不幸。毕竟,未成年人代表着未来。更何况,他们的生理和心理还很不成熟,人格可塑性非常强。事实证明,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绝大多数未成年犯罪人完全有希望浪子回头。特别是对于其中一些看似可恨、实则可怜的孩子而言,导致其误入歧路的原因往往是不幸的家庭,或者失败的教育,他们在走上犯罪道路之前,本身就是一个个受害者,与惩罚相比,这些人更需要帮助。

  那么“问题”又来了:谁来帮,怎么帮?鉴于未成年人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特别规定,此类案件的审查起诉和一般性的检察工作有着诸多不同,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且对办案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敬业态度等也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设立专业化的检察工作机构和专职化的检察工作人员,很有必要。从国内特别是区内近年来的司法实践看,这也是较为成功的经验,对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犯罪,特别是防止未成年犯罪人再次犯罪,成效十分显著。

  可以看到,我区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工作的机构专门化、队伍专职化建设水平还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上百个基层检察院,仅有3个院建立了职能较为完备的专业化机构,这样的占比,就很能说明问题。当下需要做的,也许不是什么形式上的创新,而是如何设法批量复制成功经验,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检察工作引向真正的专业化。(黄永锐)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舍饲
献血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