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网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评】“武媚娘”传奇了社会正能量
内蒙古新闻网  15-02-04 09:50 打印本页 来源: 齐鲁网  
 

  90多期的《武媚娘传奇》终于于2月3日晚在湖南卫视剧终,让看好武媚娘的人,或者不看好武媚娘的人,都有了一个喘息的机会,也可以对此剧进行评头论足了。

  其实,在《武媚娘传奇》一开播,就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先是剧中妃嫔们的大尺度,就引起了大家对唐朝女子的穿衣的追问,更是对此剧的争论,很快该剧被广播影视局叫停进行整改,整改后的《武媚娘》胸小了,头大了,脖子底下一一被剪辑,这样,展示在观众面前的都是大头帖,看上去总有些不自然。同时关于《武媚娘》争论,有人提出,这部剧是不是转改了历史,没有了一丝真实性,更有误导观众之嫌。

  事实上,《武媚娘》的播出还是引发了观众对于唐朝历史的学习,而且也通过传奇式的演出更对当时的武如意也罢,武媚娘也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这部剧为什么叫“武媚娘传奇”,而不叫“武则天传奇”?当然武则天的本名叫什么,谁也说不清,论不明,但叫武媚娘,笔者觉得这部剧正说明了一个问题,在武媚娘当了皇帝后,急急刹车,就终了剧,这就看出,该剧演的是武则天当皇帝前后官里的事,因此,剧中大篇幅的是武媚娘与两代皇帝的事,而且也是皇宫的事,这才是叫武媚娘传奇的原因吧。

  另一个诸如皇帝的贴身太监为什么把皇帝叫大家,一查历史,这是有来历的,唐朝本身就这样叫的。同时,人们对于唐朝女子的服饰也有了一个真正的了解,一般是淡红衫子掩酥胸,而且这也是在特定场面穿的一种装饰。

  说来说去,那么“武剧”到底给观众传奇了什么?笔者认为,“武剧”给观众传奇了的是正能量,是正义,更是道义,这才是这部剧传递的东西,传递的正能量,若不是传递正能量,这部剧也不会轻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后宫也好,皇宫也罢,争斗是难免的,正是争斗,皇宫有大理寺,后宫有掖庭,那些妃子们也不能善后,都在争宠中早早死去,皇帝的太子也在争权夺利中早早夭折,这就是现实的残酷性,也是皇宫和后宫的残酷性,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没有正能量,有,而且正是正能量,才能支持一个人,武媚娘的长久不衰,走的更远,活的更好。“武剧”就是给我们带来了正能量。

  先是武媚娘对于害她之人的处置和把握,总是让着,而且也是不去害人,直到让别人害了,暗算后,才发现,但自己总是一再的忍让,更是以理服人,去说服教育。尤其是大事大非面前表现出的果断和正义,就在李恪在母亲的鼓动下杀父夺权时,正是武媚娘的正义,让其改变了历史,也让其正义的一面表现在父皇和兄弟面前,这就是正义的李恪,也是武媚娘正义使然。而且通过武媚娘,时时处处都是正义,更是正能量,对于亲生儿子的爱,对于皇子们的保护,尤其是对李忠的保护可以说是尽到了一位妃子的责任,或者说是皇后的责任,其也是答应了李忠母亲要保护好李忠才表现出的正义,对于李忠自己误解也好,争权也罢,是自己犯罪酿成了祸害。

  再有就是皇帝在立太子也好,传位也罢,都从德上入手,选拔的是德上表现突出的,李治当了皇帝后能保护好自己的兄弟姐妹,其他人可能就不一定了。直到李治当了皇帝后,立太子也好,废太子也罢,也是从德上衡量的,这也告诉人们选人用人的标准,先要考虑德,德行不好,什么也不好,不会是好皇帝,也不会是好太子。

  当然,“武剧”里或多或少有瑕疵,有歪曲历史的事,而且更有穿帮和丑化历史人物的存在,但是其毕竟是传奇,传奇能传奇出社会正能量,传奇出皇宫和后宫正能量,这就够了,这正是这部剧走红,而且能在各大卫视赢得收视率的核心之所在。(白峰)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舍饲
献血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