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实用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专家建议中国“餐盘”里增加常温奶等乳制品
内蒙古新闻网  15-02-04 10:51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美国政府有个膳食指南项目叫做my plate(我的餐盘),其中专门给乳制品留出了重要位置。目前中国人吃的乳制品远远不够,如果做个中国版的‘我的餐盘’,一定要加上乳制品。”1月31日在北京召开的乳品营养与健康研讨会上,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秦立强这样说。与会的近20位国内顶尖营养、医疗专家也纷纷“顶”这一观点,他们从不同角度解读了中国人乳制品消费量远低于估计平均水平的原因,并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我国的乳制品消费量虽然增长很快,但距离世界人均消费量还有很大差距,别说比欧美国家,也比不上东边的日本,南边的印度。应加大力气提高中国乳品消费水平、促进国人健康。”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在会上说。

  饮用牛奶好处多,武警后勤学院特需营养研究中心副主任程志在会上介绍:通过推广以常温奶为主的饮奶计划,提高乳制品摄入水平,法国节约医疗费用1.29亿欧元,瑞典节约3400万欧元,荷兰节约600万欧元。“美国通过让更多人增加了牛奶饮用量,降低了骨质疏松、肥胖症、高血压、中风、大肠癌等疾病的发病率,节约了医疗开支。美国每年节约医疗开支260亿美元。”

  那么我国提高饮奶量的困难何在呢?专家介绍说,我国跨越的纬度大,地形复杂,牛奶主产区位于北方,而大量消费市场在南方,只能通过发展运输半径大的常温奶进行“北奶南运”,才能解决全民饮奶的问题。如果“北奶”无法“南运”,大量北方地区的原奶会面临无人收购或减少收购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无论从土地资源还是气候条件来讲,南方发展奶牛养殖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巴氏奶根本无法解决其运输半径小和产能低的致命不足,那么全体国人都喝上牛奶的目标将无法实现,更不利于整个乳品行业的发展和奶农利益的深层次保护。

  解决提高饮奶量的问题要考虑国情。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路福平教授在会上指出,牛奶的选择要考虑贮存和运输条件。巴氏奶需要冷链,常温奶不需要冷链,安全系数自然更大。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原专家委员会主任蒋建平介绍了国家学生奶计划促进中国人饮奶的情况。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选用常温奶:首先是安全,其次要考虑我国各地运输距离远、贮存条件不一的国情,通过政府采购的常温奶目前日供量已达1300多万份。“国家学生奶计划实施15年,带给一代人健康,尤其是1000多万农村孩子喝上了牛奶。”蒋老高兴地说。

  “奶及奶制品对人的健康非常重要,”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刘琳表示,我国目前的乳制品消费量相对世界平均水平来说依然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应该积极培育奶及奶制品消费市场,尤其是从儿童开始,使奶及奶制品也成为中国人的终身食品。

  相关链接:美国“我的餐盘”计划中专门列出乳制品

  “我的餐盘”于2011年6月2日由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Michelle Obama)及农业部长维萨克(Tom Vilsack)所公布,代替传统的“饮食金字塔”。这个圆盘图将饮食区分为五谷类、蛋白质(Protein)、蔬菜类( Vegetable)、水果(Fruit )等四大类,另外单独列出了乳制品。其中,蔬菜和水果占饮食结构的一半,五谷类必须有一半以上为“全谷(Grains)”。奶类(Dairy)中推荐的食物则包含加钙奶,而蛋白质(Protein)中推荐的食物包含豆类和豌豆(Beans and peas )和坚果和种子(Nuts and seeds)。

[责任编辑 魏佩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舍饲
献血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