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羊换牛换对了!
“这是我最好的牛犊,去年7月下的,值8500块!”邹泉站在自家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建起的标准化棚圈里,指着1头壮硕的牛犊自豪地说,“我这个棚圈有80多头牛,值100多万呢!”
邹泉是西乌旗浩勒图高勒镇脑干哈达嘎查牧民,过去以养羊为生,现在全换成养牛了。在脑干哈达嘎查,邹泉家的养殖规模属于中等规模。
脑干哈达嘎查人均草场仅180亩,草场总面积4.6万亩,过去的传统是养羊,全嘎查最多时养羊超过2万只。
嘎查长乌力吉说:“牧民想扩大养殖规模增收致富,但草场载畜量就那么大,扩大养殖规模的结果必然是对草原生态造成破坏。这无异于杀鸡取卵。镇里看着着急,就与我们商量,倡导牧民小畜换大畜,由养羊换为养牛。因为牛可以舍饲,集中育肥可以保护草原。”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羊换牛,脑干哈达嘎查牧民经历了激烈的博弈。“1头牛顶五六只羊,出了毛病损失就大了,五六只羊咋也不能一块儿出问题。”邹泉说,“当时养羊都是散养,不用出多大力。而牛要圈养,1头牛两三年才能出栏!”
养牛见效慢、风险高,谁愿意干呢!牧民都坚持说,我们这样就挺好!镇里、嘎查领导天天去找牧民做工作。
“羊也不是说卖就能卖,牧民没钱买牛,我就和镇领导跑信用社,跟人家领导说好话。信用社终于答应贷款140万。”时任镇党委书记的乌兰回忆说,金镇长自己驾车,带着贷款和几个牧民代表去吉林买牛。到了吉林,牧民一听说1头西门塔尔牛3000多元,都说太贵,不买了。金镇长一听急了,说你们拿我当猴耍呢。几个牧民一听,感情上有些过不去,只好说“就是赔,也认了”,于是,第一批西门塔尔牛千里迢迢来到了脑干哈达。
第二年,牛价飙升,养牛的牧民一下子就赚了。牧民尝到了养牛的甜头,就开始将羊处理掉,养牛。
为打造好脑干哈达这个新牧区建设的典型,西乌旗把资金、水利、交通等资金整合在一起,为牧民建棚圈、贮草棚、青贮窖,打水井。从2011年至2014年,已有36户牧民建起标准化棚圈。
邹泉说:“这棚圈冬天暖和夏天凉快,牛在里边特别容易上膘。480平方米的标准化牛圈,我只投了8万,其余17万都是政府出的。”
一年收入30多万元,邹泉承认,羊换牛换对了,信心和干劲十足。
养牛比养羊活计多,邹泉老两口冬天7点钟就得起床喂牛,一喂就3个多小时,中午还得清圈、铲粪、拌料……老两口儿忙不过来,冬天就雇人。2014年春天,老两口儿给牛助产,忙得焦头烂额,连3岁的小孙子在旁边哭闹都顾不上。
经历了最初的抵触、矛盾、担忧,现在的邹泉是忙并快乐着。
羊换牛换出了新变化。乌力吉自豪地说:“集中育肥,专业化饲养,我们嘎查的肉牛产业迅速发展,还建成了全旗种公牛输出基地,牧民收入也由过去的年人均不到5000元达到现在的1.4万元。
通了常电、自来水,有了硬化水泥路,安装了路灯,24户牧民新居也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有了上下水。连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都来采访报道了。”
“现在,上边有什么项目都紧着他们。路有人给修,金融部门贷款也上赶着找他们。”浩勒图高勒镇人大副主席哈斯说。
前几天,脑干哈达嘎查接通了互联网。牧民说,有空还能上网查查全国黄牛的价格,挺好。
乌力吉说,牧民由养羊换成养牛后,草场压力小了,得到有效保护。嘎查“两委”办公室是新建的,配套有党员活动室、会议室、卫生室、合作社办公室和篮球场。“以前,嘎查办公室顶棚漏个大窟窿,连办公桌椅也没有,牧民来开会,还得自己搬路边的道牙石坐,散了会再把道牙石扔回路边。想起那几年的情景,真是恍若隔世。” (记者 乌日图那斯图 刘国新 陈春艳 巴依斯古楞 见习记者 姜晓莹 锡林郭勒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