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贾君一家的不幸与幸运
 

  原标题:贾君一家的不幸与幸运

  引言:2月9日,“内蒙古最美警察家庭”评选活动揭晓,兴安盟突泉县公安局民警贾君和他的家庭榜上有名。评委给贾君家庭的颁奖词是:高尚是苦难的倒影,苦难是高尚的见证。当苦难覆盖了一个6口之家,那么,高尚就会异常沉重。你们,背负着厄运前行,每一道坎儿都随时让生活塌陷、破碎乃至于天摇地动。你不是女娲,却溢满补天的豪情,把酸楚的家,缝补得春暖花开、处处温情。你们含泪的微笑,是世间最美的风景。

  如果让你描绘一幅最美家庭的图画,相信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父母身体健康,家庭和和美美,顺顺利利,开开心心。然而在兴安盟突泉县突泉镇,贾君和刘玉秋夫妻却是如此不幸:弟弟12年前执行公务时被撞成一级伤残,3次开颅大手术后落下了精神障碍;母亲受到打击,罹患脑血栓、高血压、糖尿病、肺气肿等多种疾病。当厄运降临,他们夫妻没有向命运低头,相互支撑,相互鼓励,共渡难关,书写着人间真爱,拥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幸福”。

  贾君,2001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兴安盟突泉县公安局太东派出所所长。刘玉秋,现任突泉县医院财务科长。1998年,贾君、贾利哥俩双双考上了让乡邻羡慕不已的警察学校。2001年毕业后,哥俩又一起被分配到突泉县公安局,贾君在治安大队,贾利在交警大队。2002年12月9日下午,贾利在突泉镇北灯塔处查验驾驶员证件时,一名醉酒、无证驾驶者驾驶一辆三轮摩托车看到警察检查,慌不择路,从后面把贾利撞倒,伤势严重,医生让匆匆赶到医院的贾君准备弟弟的后事。贾君懵了:早晨临上班前,兄弟俩还一起吃了早饭,怎么突然就要天人两隔!他当时只有一个念头,不管怎样,先把弟弟的命保住!

  抢救费用一天就得八九千元,为了治好贾利,贾家积蓄很快用光,大量举债。弟弟受重伤的事,贾君开始没有告诉母亲,但母亲有所察觉。一次,母亲悄悄跟在贾君后面到了医院,知道了实情,哭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经过3次开颅手术,贾利的命总算保住了,但常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头部损伤导致精神障碍后遗症,一刻也离不开人。

  命运施予贾家的不总是坎坷与磨难,幸运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候,走进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2003年5月,有人为心力交瘁的贾君介绍了一个女朋友,她就是后来成为贾君妻子的刘玉秋。2003年12月8日,刘玉秋和贾君幸福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可新婚3天的贾君因为工作,需要下乡办案,连续多日没有回来。一时间,贾家里里外外的事情都落在了刘玉秋身上。那时贾利还动弹不了,怕他生褥疮,每隔两个小时刘玉秋就要和公公吃力地给贾利翻一次身,还要给他擦拭身体,尿骚味、腥臭味刺鼻。新婚蜜月独守空房,还要肩负起本不属于自己的重担,刘玉秋泪水一次次落了下来。渐渐地,她从不适应到适应,从接受不了到慢慢接受,把自己完全融到这个家庭中。为了补贴家用,她兼了几摊会计,夜里拿回家做账。

  为了尽快还清家中为贾利看病的欠款,刘玉秋和贾君商量借款养牛。贾君说,家里负担这么重,哪能让你担这么重的担子,那不得把你压垮了,而且家里这种情况谁肯借钱给我们。刘玉秋说,我们是一家人就要有难同当,钱我可以回娘家借。就这样,贾君家不大的院子里养起了牛,从一开始的十几头发展到50多头。养牛又脏又累,每天的院子里堆满了牛粪,刘玉秋就和公公起早贪黑加工饲料,用推车往外清牛粪,毕竟女人身单力薄,每次干完活刘玉秋都是大汗淋漓。

  自从养上牛,刘玉秋觉得自己身上总是一股子怪味;自从养上牛,刘玉秋就不再像一个城里人;自从养上牛,刘玉秋就没有过过双休日。“日子就是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难,肯定是难,但只要积极面对,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刘玉秋朴实的话语,透出她坚强的性格和宽厚的心胸。

  贾君先后在突泉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治安巡逻大队担任民警、教导员直至担任太东派出所所长,不管他在什么工作岗位,刘玉秋始终给予他默默的支持和积极的鼓励。贾君说:“我能取得这些成绩,军功章里面有我妻子的一大半。”

[责任编辑 李珍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铁路“快闪”迎春运
送福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