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校科研走出象牙塔
“建校几十年来,我们大学都是以基础研究为重点和特色。但这几年,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在突出需求导向、服务地方建设方面,学校正在花大力气做工作。”内蒙古大学科技处处长王迎春如是说。
20世纪50年代斯坦福大学工业园的建立,被人们普遍认为是现代意义的产学研合作的开端。今天,“硅谷”已成为世界高科技的代名词,这与其成功的产学研合作密切相关。近年来,通过转变思维方式,改革体制机制,致力平台建设,内蒙古的众多高校纷纷主动走出“象牙塔”,与经济社会发展接轨,力求将产学研合作做深做实。
走出去,高校科研突破“围墙”
“大学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但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高校特别是像内蒙古大学这样的综合性大学,怎样积极转变思维方式,从基础研究的思维惯性向应用研发的方向转变。”王迎春说。
学校科研走出“象牙塔”,首先就是要有“走出去”的意识和思维。据了解,近年来内蒙古大学积极转变思路,促进科研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努力服务地方建设。学校围绕现代农牧业、生态环境、民族医药、稀土及新材料等自治区重大专项确立主攻方向,在能源、化工、农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等支柱产业方面,联合创新力量,组织研究团队,提高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通过“走出去”,内蒙古大学近年来开展多项校内外、国内外、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2014年,学校与锡林郭勒盟、通辽市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探索与地方政府深入合作的新模式。依托内蒙古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决策服务基地,面向自治区各级政府、产业发展和重点企业,开展了大量研究,为相关决策提供了理论与政策咨询建议,“乌兰察布市经济崛起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投放咨询项目”等研究报告被采纳。通过科研攻关,实现了技术突破,为解决我区草原超载放牧、草场退化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使产草量提高了30—50%,其中优良牧草增加了30—150%。
在跨越高校固有“围墙”的“走出去”过程中,产学研合作越来越紧密。内蒙古大学与企业开展积极合作,与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内蒙古内大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为开发高端优质保健奶牛品种和高端保健奶业开辟了新前景;与内蒙古蒙羊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澳大利亚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建了中澳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和两种繁育技术的研发;联合内蒙古日月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共同成立了内蒙古光伏技术实验中心,研制的冶金法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显著提高了多晶硅电池的转化效率。
不仅仅是内蒙古大学,其他高校如内蒙古工业大学也统筹学校现有的资金、人才、科技信息、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形成了以清洁能源、现代煤化工、有色金属、现代装备制造和绿色建筑等为主的研究方向,依托内蒙古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科技园,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搭平台,协同创新深化合作
有专家指出,产学研合作中有一种“门诊”现象,即企业有了难题就到学校“问诊”,寻求技术突破,但看好病后就付钱说再见,高校、企业之间缺乏一种长效机制。2014年,在内蒙古众多高校,一大批协同创新中心挂牌。这种协同创新中心,正是创新性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的一种重要载体。
“协同创新”指的是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通过协同创新中心这个研发平台,不同高校间以及高校与企业之间,得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使得产学研结合更有针对性,有效性更强。
2014年,内蒙古医科大学整合国内外蒙医药研究优势资源,创建蒙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包括蒙古国国立健康科技大学、蒙古国传统医学科技生产集团、北京中医药大学、内蒙古福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等26家高校、医疗机构和企业,并组织召开了国际蒙医药协同创新高峰论坛。内蒙古财经大学牵头,协同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中国科学研究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多家单位,成立了中蒙经贸合作与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心成立后,围绕中蒙经贸合作,对草原丝绸之路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举办论坛等形式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据了解,2012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在这项计划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高校纷纷走出“象牙塔”,寻求更广泛的产学研合作。
“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最大的亮点,其实就是体制机制上的突破。通过协同创新,汇集国内外优秀研究人才,共同攻关一批关键共性的技术、基础理论方面课题。”内蒙古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柴国君说。
据了解,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建立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内蒙古科技大学通过建立白云鄂博共半生矿资源高校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与包钢集团、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等协同企业开展白云鄂博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研发,通过几年的联合攻关,联合培养人才,共享科研成果,在矿产资源的绿色分离提取、高效清洁利用、新材料研发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协同创新路子。
补短板,夯实产学研合作基础
刚刚过去的2014年,“走出去”、“搭平台”,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成为各高校科技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但我区各高校科研部门的负责人也强调,在努力“开放”的过程中,仍需要苦练内功,扎实基础,才能保证产学研合作的顺利和长效。
人才是创新驱动的第一资源和发展核心。据了解,近年来随着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区迎来了人才吸引力的回升势头,从而促进了高校学术队伍水平的提升。例如自2008年以来,内蒙古大学就新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450余名,使校本部具有博士学位的学术人员比例由2%提升到58%。3个创新团队分别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在国家级创新团队建设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
但尽管如此,人才缺乏仍是高校科研力量的一块短板。自治区一家高校的科研部门负责人表示:“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人才队伍的培养非常关键,没有人才就没有项目,就没有创新产业的发展,更谈不上对经济的创新驱动。但是我们现在在人才引进、培养方面较为滞后。”
为此,有专家表示,政府应该在高校科研方面投入更多经费,一方面用于高水平成果的产出,另一方面用于培养高水平人才。内蒙古医科大学副校长阿古拉建议,应针对高校的实际情况,设立更多人才培养方面的专项资金。他说:“医疗卫生方面的人才在我区尤为匮乏,即便引进了一些高水平人才,但一回来往往将更多的经历投入临床,真正搞科研的少。建议科技基金的设立,应该在人才培养方面多下工夫。”
除了人才队伍建设,对于高校来说,基础研究工作更是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夯实产学研合作的基础同样必不可少。“在高校,创新驱动服务能力是由其研究人员的水平和研究成果的质量所决定,同时基础研究对于培养高水平师资力量、培养高水平人才也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加强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的背后,二者的基础支撑作用必须进一步夯实。”一家高校科技部门的负责人表示,基础研究是创新非常重要的原动力,但目前我区基础研究支持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和自治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下一步,我区应大力支持特色产业的基础研究,支持相关学术团队的发展。(记者 许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