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不要纠结过年回谁家
 

  羊年春节就要到了,过年回谁家?不少年轻夫妻最近因为这事儿头疼,笔者同学前些天就因为这点小事儿和老公发生了口角,闹得脸红脖子粗,年没到,家庭气氛先紧张了。

  在越来越多独生子女步入婚姻后,过年回哪家,真是挺纠结,特别是“双独”夫妻,两口子老家不在一个城市,过年回娘家还是去婆家,一方团圆注定另一方“每逢佳节倍思亲”。事儿小问题大,网上有一个“过年回谁家”的调查显示,有三成夫妻曾因这个问题吵架。试想,带着情绪过大年,怕是谁也不好过。

  我们不去探究引发这一矛盾的深层次原因,笔者只是想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大家支上几招:招数一,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这样做的优点是,分头尽孝,各不得罪。但是问题也明显,已经成家的人,过年回来却不带着另一半,老人不高兴;招数二,婆家、娘家轮流回,这也是目前很多年轻夫妻的选择。今年婆家,明年娘家,轮流“坐庄”,公平公正;招数三,婆家过年,娘家拜年,或者娘家过年,婆家拜年,此招特别适用于两口子老家相距不远的;还有第四招,就是把婆家、娘家接到自己居住的城市一起过个团圆的大年。这招优点多多,如不用加入春运的滚滚人流中,因为老人没有赶回去上班的忧虑,同时又避免了只回一家,另一家孤独寂寞冷的情形,一举两得,值得尝试。

  总之,过年去谁家,并非单项选择题,完全是一道多项选择题。夫妻要掌握的关键是,不管轮换型、赶场型、单飞型、合伙型,夫妻都应本着互相尊重、协商解决的态度,多理解,多宽容,用智慧解决这个问题,家和万事兴,别曲解了春节的本意。(冯雪玉)

[责任编辑 李珍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铁路“快闪”迎春运
送福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