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别让现实的年味儿越来越寡淡
 

  每到过年时,尤其是过年前,各种花样迭出的营销活动,微博、微信上的话题互动,总令人应接不暇甚至麻木疲惫。看着近乎刷屏式的留言,虽不乏真情,但长时间接触,总感觉有些做作,给人造成情感审美疲劳。

  一个旨在唤起人们记住乡愁、拥抱亲情、给心灵带去慰藉的传统节日,大有沦为被商家“俘虏”,被人敲敲键盘、点点鼠标,就能轻松应付的仪式之势。诚然,年味的表达需要一些传播和践行的平台,但过多地借助网络手段、依靠通信科技,是否有偏离主旨之嫌?这让人不禁思考,信息手段的突飞猛进究竟使我们的亲情关系近了还是远了?

  逢年过节,我们从紧张忙碌的工作节奏中停摆,跨越千山万水,冲过春运窄路,但扪心自问,踏上归程或是身在家中的你,究竟有多少时间,真的做到“带上自己的心回家”?

  新颖的方式因为简单省事,受到爱好时尚的人追捧,但过于倚赖甚至让网络来解决一切过年问题,则显出对待感情的潦草。即使虚拟的技术再发达,面对面的现实交流依旧是最有质感的方式。春节期间,还是要少一点手机和网络,多花一点时间,跟自己相处,和父母团聚,与朋友相乐。

  客观讲,年味可以有所变化,但其中的民俗味和人情味不能变淡甚至变质。虚拟与现实网络其实也并不矛盾,关键是应当被科学的使用,来拓宽传统春节应有的深度与广度,而非放任网络轻便与娱乐化,用花哨的形式消解了心意的内核。(向定杰)

[责任编辑 李珍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铁路“快闪”迎春运
送福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