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阿拉善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问谱寻根:传承家族文化 弘扬懿行美德
内蒙古新闻网  15-02-25 16:44 打印本页 来源: 阿拉善日报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通过家谱重拾来自血缘亲情的共识和认同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近日,在阿拉善地区第三次许氏本家会上,已经80岁的许多寿老人为我们讲起了他们问谱寻根的故事。

  已经80高龄的许多寿从十几岁起就开始参与家谱的修编,在他的眼中,家谱是维系家族、联络感情的重要纽带。“家谱是记述人伦辈分的文史资料,也是从古到今传宗接代、长幼有序的文化遗产。”许多寿告诉记者,过去修订家谱,是要族人不要忘根,不要忘本,但更多的是在怀旧。慢慢地,人们开始从家谱中寻找同根之情、共脉之谊,凝聚族人之间的感情。

  2005年,许多寿和其他两位较年长的本家共同发起成立了许氏族委会,目的就是为了让老辈儿传承下来的家史、族史有人能够发扬和继承。而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大众对于中国传统道德的崇尚已然延伸到家族中间,家谱的修编也越来越渗透出对于文化因素的融合,营造出一个尊老爱幼、精诚团结、同舟共济的家族氛围。“一个良好的家族氛围,能促进家族的兴旺发达、社会和谐,这也和现在我们提倡的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许多寿说。

  在本家会上,记者遇到了第一次来参加本家会的许浩。作为许家最年轻的一辈,这样的家族会议让他对自己的族史也有了更细致的了解。“这次来参加本家会,让我对我们许氏家族的历史和渊源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懂得了我们许氏家族的家风,这对我们年轻一代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和传统奠定了基础。”许浩告诉记者。

  “我们已经老了,手中的接力棒要交给年轻人。续修家谱、弘扬家风、继承家训,年轻的一代,任重道远。”许多寿说。(记者 闫琛琛)

  编后语:

  家谱,实际上就是老百姓的“小史记”,不仅是一个家族成长、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国家发展历史的浓缩,客观上能够唤起人们对国家、对民族、对家庭的深深隽永和挚爱。

  同时,家谱中的家风家训,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崇德明理、向善向上、讲求礼义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根本。

  由是观之,修编家谱这个习俗应该传承下去,并与时俱进,用先进的理念去其糟粕,弘扬传统的优秀文化。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铁路“快闪”迎春运
送福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