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兰察布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乡村道德好青年”薛海燕
内蒙古新闻网  15-02-26 17:07 打印本页 来源: 乌兰察布新闻网  
 

  在内蒙古首次授予的10名“乡村道德好青年”名单中,有一位来自商都县西井子镇七邓营村的草根医生薛海燕,她是乌兰察布市首次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2014年7月以来,商都团县委积极开展寻找“乡村好青年”活动,按照明确标准、广泛寻找、公示宣传、认定产生、成长分享、向上推荐六个环节,采取自下而上评选方式产生。

  今年39岁的薛海燕,在多名候选青年中脱颖而出。薛海燕1999年从原乌盟卫校毕业后,就回到家乡担任了乡村医生。她用自己的爱心、高尚的医德每年为父老乡亲义务看病500余人(次)、免收诊断费3000——4000元,成了三里五村乡亲们的主心骨和心眼儿最好的人。

  薛海燕所在的行政村,有两个自然村。村民居住分散,大多是七老八十的农民,行动不便不说,患有肺心病、类风湿关节炎、高血压等疾病者居多,特别是在配合治疗方面颇费周折。但薛海燕始终不嫌不弃,白天出诊忙得脚不沾地,尽最大努力解除患者的病痛。遇上耳背的、语言含糊不清的,薛海燕只好通过猜测、手势揣摩;夜深了还得熬夜研究每个患者的病情,钻研医术。她15年如一日,无论寒暑、白天黑夜随叫随到。常常是吃饭吃到半拉子,一有病人立马放下碗筷就走。每天除了给患者输液、打针、配中药外,还给予病人心理疏导和精神上的安慰、鼓励。

  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尤其对一个女医生来说,黑天半夜的出诊有诸多不便。天天走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她数不清摔了多少跟头、吃了多少苦。常常是一边揉着受伤的腿脚,一边跌跌绊绊走向另一家……她说伴随自己的只有“呼呼”的风声和“汪汪”的狗吠声,有时候黑灯瞎火的心里直发毛。然而,一到患者面前,薛海燕立即振作起来,手脚麻利地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悉心呵护病人。被病魔折腾的“死去活来”的孤寡老人温占禄患肠道出血伴随喉头水肿,时不时休克。薛海燕连续5天守护在他身边,一直到老人脱离生命危险。后经薛海燕半个多月精心治疗,老人的脸上渐渐有了红晕。当薛海燕离开时,老人紧紧拉住她的手说:“薛大夫,是你把我从阎王爷那里拉了回来,这辛苦费咋算呀?”薛海燕知道老人困难,笑嘻嘻地安慰老人:“只要您老精神了,我就心满意足了,还收什么医疗费?”说得温占禄泪水止不住往下流。

[责任编辑 李珍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铁路“快闪”迎春运
送福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