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基层·见闻】农民点题 培训进村
 

  原标题:农民点题 培训进村

  年三十儿刚过,乌拉特前旗明安镇陶来口子村尤家圪堵村民小组的村民们每天就早早来到村活动室,参加为期5天的“新型职业农民种养大户培训班”学习。此次培训,是尤家圪堵村民主动申请举办的。

  樊志军是尤家圪堵的种养大户,家里有200多亩地,养着300多只羊,他是村里申请这次培训的带头人。“这两年种养业遇到不少难题,不靠科技难发展了。”樊志军笑着说:“要想当个新时代的好农民,就得学习充电。”

  培训课堂上,这些使惯了农机具的庄稼人个个像学生一样认真听讲,不时做着笔记。课后,大家争相围着农技人员请教种养方面遇到的难题。“羊羔老是软骨咋回事?”“羊咳嗽怎么治?”“刚断奶的羊咋给配饲料?”……农技人员一一认真解答,并在授课之余到羊舍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农牧民培训年年办,这样认真、又积极主动的还真少见。”旗农业局培训中心副主任、高级畜牧师郝霞讲完课后说。

  去年,乌拉特前旗被确定为全市首家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示范旗县,每年拨款100万元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育对象经过理论授课、基地实训、讲评交流、结果考核、跟踪问效、资格认定等流程后,统一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可以优先享受政府出台的规模化养殖、设施农业、农机补贴、信贷支持等惠农政策帮扶。据介绍,此次全旗冬季培训从去年11月5日开始,目前培训日程已经安排到了春节之后。

  大佘太镇南昌村34岁的农民董成依靠科技种田发家致富并成立了农贸专业合作社,去年刚收完秋就主动报名参加培训,董成打算利用地区优势打造一个有机面粉基地。培训班在南昌村和苗二壕村错时开班后,同样的课程董成总是一连听两遍,课后还经常提问题。“想学得扎实点,以后创业少走弯路、少受别扭。”董成说。“参加培训的农牧民积极性高,政府重视是一方面,关键是农牧民尝到了科技兴农的甜头。”郝霞分析道。

  该旗还加强课后跟踪服务,根据农牧民需要随时派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农牧民家里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先锋镇风水村农民刘正权就是跟踪服务的受益者之一。去年11月,刘正权承包的10栋温室大棚黄瓜在坐果期起了霉斑,经验不足的刘正权急忙给培训人员打电话求助。第二天,农技人员就来到他的大棚,手把手教他防治黄瓜霉病,为刘正权挽回了损失。

  乌拉特前旗的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更加注重思想意识、个人素质的提升,培训每期都开设《农牧民素质礼仪》《新型农民素质提升读本》《农业政策与法律法规》等课程。“培养新型职业农牧民,首先要从头脑和观念上进行武装。”旗农业局培训中心负责人说。

  旗里还针对种植、养殖户提出的绿色蔬菜栽培、高效作物种植、肉羊养殖等方面需求,组织10余名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点菜式”科技培训,变“灌输式”为“互动式”,使科技服务更加适合农民的现实需求。据了解,该旗计划围绕粮食、肉羊、设施农业等主导产业,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536人,目前已培育肉羊产业新型职业农牧民106名、农机服务人员100名。(记者 韩继旺 通讯员 冯美霞)

  记者感言

  记者在河套农村采访,每次都能感受到那些悄然发生着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道路平坦了、房屋翻新了、自来水入户了等生产生活方面,更重要的是人们观念的更新和变化。过去,相对殷实富足的河套农民往往是打麻将、喝烧酒“猫冬”过年。现在,年三十儿刚过,农民就主动邀请科技人员进村传授种养知识,这的确是一种思想上的巨大进步,值得我们为之点赞。

  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业在河套地区的兴起,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以前民间流传着的“庄户人不用问,人家种甚咱种甚”的老黄历已经过时,人们开始在反季节、时间差、绿色有机上做文章、找商机,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点题式”科技培训热。乌拉特前旗的创新培训模式之所以受欢迎,就在于满足了广大农民的致富需求。

  在互联网时代,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仅要教授农牧业种养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具有现代农业经营意识、农产品品牌理念和网络营销能力,让有知识、懂科技、能创业的中青年劳动力重新回到广阔的农村,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科技成果难转化等问题。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铁路“快闪”迎春运
送福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