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年得过出“年味儿”来
 

  过了小寒是大寒,过了腊八就是年,羊年春节到了。电视上不断出现“三阳(羊)开泰”“喜气洋洋(羊羊)”等话语,街头也不乏喜庆热闹的氛围。但笔者周围的人似乎都对过年失去了兴趣,春节这个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渐渐失去它的魅力和内涵。现在,过年的传统习俗淡了。生活条件好了,再没有准备年货和新衣的喜悦,搬到饭店吃的团圆饭也少了记忆中的好味道。工作忙碌无法亲自扫除,请个钟点工便解决了问题。守岁没了,城市里邻居间不相往来,连拜年都省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念叨着,怎么这年过得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念叨这些的,都是有了一定岁数的人。春节在过去的小孩子心中,是大人的忙碌、小孩子的热闹、全家人的团聚、生活水平的瞬间提高以及那红彤彤的压岁钱、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大人们千叮咛万嘱咐的吉利话;而现在的小孩子,恐怕只是期盼着今年的压岁钱多些再多些。年味儿“淡了”,但是“年”仍然是我们最离不开的传统节日。毕竟,春节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年应该怎么过?传统应该如何延续?希望我们的民族文化不要断了根。

  年仍在,情依旧。面对不少人抱怨的“年味儿变淡”,我们不妨以创新的过年形式,来承载不变的“吉祥、平安、喜庆、团圆”的过年内涵和主题,从而欢度这一传统佳节。比如年夜饭,我们不妨回归家庭,全家人一起动手做一顿家乡味十足的年夜饭,将亲情乡情全都融合在里面。不一定拘泥于传统年俗,可以发挥想象,以现代娱乐观来“新过年”。春节就像我们小时候手中把玩的那块橡皮泥,只要想象力够丰富,你可以把它变成任何你喜欢的样子。(新文)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铁路“快闪”迎春运
送福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