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租房迎来旺季,有关部门提醒谨防受骗!
内蒙古新闻网  15-02-27 11:11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原标题:租房迎来旺季,有关部门提醒谨防受骗!

禹先生的临时小家门上贴着“福”字

 

小区公告栏内贴了不少出租房广告

简女士手写的出租房协议

  春节长假过后,不少游子收拾行囊回到首府,有工作的回到岗位上;没工作的,准备参加春季招聘会,但是首先,他们都得住下来……昨日,记者了解到,春节过后是租房旺季,有关部门提醒,租客租房时需要擦亮眼睛,尽量去社区、派出所核实房主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采访时间:2月26日

  采访地点:呼和浩特市

  采访对象:房东、租客、派出所、社区居委会

  语录

  分租其实算起来比整租贵一些,建议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好朋友将看中的房子整租下来,分摊房费。——来自赤峰的张先生

  我们条件有限,而且家里人多,跟人合租是行不通的,对方肯定嫌弃。住车库挺好的,该有的都有,全家高高兴兴聚在一起,我知足了。

  ——来自山东的禹先生

  要求租客必须有稳定工作,不邋遢,且不超过两人,严禁饲养宠物。一般满足这些要求的人都比较爱护房子,我也会给他们适当的优惠,以后如果房子转手出售的话,也比较有优势。

  ——房东简女士

  租客签订租房合同前,可以先来居委会查询一下房主信息,看是否相符,还要到辖区派出所签订房屋租赁治安责任保证书,以防被“二房东”骗了。

  ——赛罕区人民路仕奇社区居委会主任霍日娜

  【调查】

  节后租房忙

  1月初,家住赛罕区的刘素梅女士就在“58同城”上挂出了招租信息,“三室一厅,出租次卧,交通便利,房租半年一付,包暖气,个人房源,免中介费……”,并留下了联系方式。大年初六过后,刘素梅的手机平均每天能收到两三个咨询电话,对方都称要来看房。“年前很多人回家过年,有些人不确认第二年的工作地点或者还来不来呼和浩特了,所以没人租房,年后房子就比较抢手了。”

  “我家这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如果整租的话一个月1800元,分租次卧600元、主卧750元,能多挣一点。”刘素梅说,她的这套房虽然房龄超过15年,但是纳入了老旧小区改造范围,门口安装了防盗门、对讲机,外墙重新做了保温层,又处在赛罕区东影南路附近,非常抢手,但碍于目前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她原本房租每年要涨价150元左右,今年却打算保持去年的原价出租。

  记者走访了赛罕区东影南路附近多个小区,看到这些小区的公告栏上都新增了不少租房广告和求租广告,按照租房广告留下的手机号码拨过去,却被告知不少房源已经招到了租客。

  单身公寓抢手

  不足50平方米,一室一厅,位于市中心,小家电一应俱全,最多容纳一家三口居住……这样的单身公寓,在首府租房市场上非常抢手,年租金达到2万多元。

  “我就住在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旁边的单身公寓里,面积不大,功能挺全,我一个人住足够了。”在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附近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上班的秦先生告诉记者,租住单身公寓比较有生活质量,在租房者中属于中上档次的。秦先生认为,单身公寓普遍在新建小区,物业完善,有电梯和门禁,屋内设施也齐全,一个人住非常舒服。

  秦先生的房东简女士告诉记者,当初她花30多万元购买这套单身公寓就是为了投资,现在已经涨到50多万元,以后她的女儿结婚,会将它作为嫁妆。谈到租客,简女士要求必须有稳定工作,不邋遢,且不超过两人,严禁饲养宠物。“一般满足这些要求的人都比较爱护房子,我也会给他们适当的优惠,以后如果房子转手出售的话,也比较有优势。”简女士说,其实租房时,不仅租客在挑房子,房东也在挑租客。

  【调查】

  选择学区房陪读

  金桥开发区的众新家园、馨康花园靠近北京四中分校,每到上下学之际,这两个小区内都有不少身着校服的稚嫩面孔,有的是在小饭桌,也有的是家长在小区内租房住。“每年快开学的时候,小区里就多了很多家长,拉着过往居民问有没有出租的房子,甚至有一次一位母亲带着女儿,在我家楼道里拦住我,问这里一套房子卖多少钱……”馨康花园住户宋女士对记者说。

  蔡女士以每年2万元、不包水暖的价格,在馨康花园租了一套15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就是为了方便儿子上学。蔡女士一家是呼和浩特市本地人,由于原有住房离北京四中分校较远,孩子上下学非常耽误时间,她便将自己的住房出租,以租养租,在馨康花园租了一套房。“虽然离我们上班的地点都远了,但好歹有车,让孩子每天花一两个小时上下学,我真舍不得,不仅耽误学习时间,而且休息不好……”蔡女士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因学校距离学生家较远,影响作息,不少家长采取就近租房的原则,在学校周边小区租房陪读。

  车库凉房受欢迎

  车库、凉房,别看有门没床,部分甚至不通暖气和上下水,但由于价格低廉,一样受到了低收入租客的欢迎。

  记者在金桥开发区馨康花园北区看到,部分车库门口贴着招租告示,有的被租来当仓库,有的被附近摆摊小贩所租,门口安装了天线锅,打造成了温馨小家。

  来自山东乐陵的禹先生带着妻子和女儿来到呼和浩特市,在保全庄菜市场摆摊卖菜。他以一年5000元的价格租下了馨康花园北区的一间面积25平方米左右的车库,有暖气和水电。记者在他的家内看到,屋内有箱子、床、旧沙发、小冰箱、电视,还有不少儿童玩具,全家人以床作为主要家具,女儿写作业、家人看电视都在床上进行。

  “我们条件有限,而且家里人多,跟人合租是行不通的,对方肯定嫌弃。住车库挺好的,该有的都有,全家高高兴兴聚在一起,我知足了。”禹先生对自己的临时小家很满足,他表示会努力挣钱,争取在呼和浩特市买房安家。

  应届毕业生首选合租

  来自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张先生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呼和浩特市,为了节约生活成本,一直和同学们在赛罕区乌兰小区租房住。

  77平方米的屋子内共有3个卧室,张先生和同学们各占一间,每3个月交给房东5100元的租金,每个月租金折合1700元。这套房子内最多曾住过6个人,平均一屋2人。有时,同学来呼和浩特市找工作,张先生会安排同学睡在客厅的沙发上。前不久,张先生的女朋友又养了一只宠物狗,屋内就更热闹了……

  “不是不想改善居住条件,而是我打算攒钱在呼和浩特市买房置业,和女朋友结婚。现在就只好先委屈一下她,在这个出租屋里住下。”张先生说,他已在这套房子里住了近3年,合租室友出现流动时,他通常直接在网上发布信息招室友,并带人来看房,俨然成了“二房东”。“分租其实算起来比整租贵一些,建议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好朋友将看中的房子整租下来,分摊房费。”张先生给手头紧的租客出了一招。

  记者了解到,为了节约成本,不少应届大学生选择和同学、同事在单位附近合租房子,分摊水电费。

  房租比节前高

  “一般来说,春节过后是全年租房的旺季,由于市场需求比较大,有些房屋的租金会比节前高。”正邦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房屋中介王健告诉记者,如果租客能提前打算,年前租房,更容易和房东搞价,会比节后租房省不少钱。

  王健告诉记者,不少年轻租客在租房时选择在单位附近租住,或者要求交通便利,有直达单位的公交车站点,哪怕多付些房租,也要节约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此外,临近学校、商场的住房也很抢手。

  “中介出租的房子什么类型都有,包括学区内的老旧小区以及临近大型商场的公寓,不同的房子对应不同要求的租客,都很有市场。”王健提醒大家,租房时要通过找正规房产中介等途径,与房主签订正规合同。如果租客与个人房源联系,需多方核实房主信息,注意合同细节,不要贪图便宜,上当受骗。

  【案例】

  “二房东”转租诈骗

  记者从石东路派出所了解到,2014年底,该派出所曾接警,处理了一起“二房东”冒充房主诈骗租客租房款的案件。

  原来,房主杨某在网上发布了一条租房信息,出租一套位于鄂尔多斯大街的住房。一位王姓男子致电要求看房,后嫌弃房子不干净,要求自费收拾房子并重新刮腻子,等收拾好了再联系房主杨某签租房合同。而对于房主提出的年租费1.5万元的要求,王姓男子满口答应,并且给了房主600元作为押金,获取了房子的钥匙。

  拿到钥匙后,王姓男子便在网上发布信息,称自己的房子要出租,并收取了前来看房的房客一年的租金1.3万元,之后销声匿迹。房主杨某来后,和租客发生争执,才发现两人都是受害人……目前,此案正在调查中。

  【提醒】

  租客要核实房主信息

  “租客虽然多为流动人口,但也应该主动来社区进行信息登记。”赛罕区人民路仕奇社区居委会主任霍日娜告诉记者,社区有网格巡管员,经常入户走访,登记租客们的基本信息,但有些租客不配合。

  “租客租房后最好来社区登记一下信息,否则无法办理居住证明等手续,还影响办理暂住证、报考驾照,给生活带来不便。”霍日娜告诉记者,如果租客没在社区登记,其家里的老人来呼探亲,中途出现摔伤、车祸等事故,社区需要进行大量调查才能为老人开具居住证明,这将影响到老人报销医药费。

  “租客签订租房合同前,可以先来居委会查询一下房主信息,看是否相符。”霍日娜告诉记者,租客在租房时还需要到辖区派出所签订房屋租赁治安责任保证书,以防被“二房东”骗了。(记者 郝儒冰)

[责任编辑 李珍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铁路“快闪”迎春运
送福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