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李慧
制图:李慧
江苏南通一处城市雕塑。 CFP
就近城镇化,产业如何配套
“过去龙岗村抛荒田大得像飞机场,现在都种满了庄稼。”湖北春晖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谭伦蔚代表向记者介绍了“春晖模式”——土地入股、农企联姻、职业管理、规模经营。
谭伦蔚代表指出,过去,一些社会资本想进军农业领域,需要大量土地进行规模经营,但很多农民担心流转土地收不回,惠农资金领不到。“在‘春晖模式’下,采取土地入股方式的农民已达5万多户。”谭伦蔚说,“土地入股后,农民不仅能从企业经营中获得收益,每年还有两次分红,与租赁等其他方式相比,每亩地能多收入200元。”
现在的龙岗村,新型社区建设已经起步,以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产业为支撑,农民安居乐业,实现了就近城镇化。
在霍学喜委员看来,这其实解决了“三个一亿人”中“第三个一亿人”的问题,即“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建军委员说,在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需要加快推进就近城镇化,促进全国城镇化的均衡发展。他强调:“这个过程必须依托工业化和产业化,有了产业才有就业,才能安居乐业。”
城市人口增加,承载力如何增强
“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大大低于香港、东京、纽约,为什么我们大城市对转移人口的落户这么慎重?”面对这样的提问,霍学喜委员表示:“增强城市的容纳能力需要科学规划,需要产业支撑。”
根据国家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发展报告2010》的数据,上海开发强度已近50%。另据统计,北京开发强度也超过了50%。反观国外,法国大巴黎地区的开发强度为21%,我国香港人口密度是上海的两倍,但开发强度仅为24%。而目前上海的人均GDP距上述城市的人均GDP还有不小差距。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
“这些内容非常重要。”李树起代表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我们要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同时,要更科学地优化城镇布局,让城市居民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拥有更舒适的生活条件。”
霍学喜委员认为,雾霾、交通拥堵等“城市病”需要我们反思过去的城镇化之路,如何更科学地进行城市功能定位需要深入研究。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控制开发强度,让城市居民有生态空间,给自然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美好幸福的家园。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指导,做好相关规划的统筹衔接。报告还明确,通过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让我们的城镇各具特色、宜业宜居,更加充满活力。
“的确,我们需要更富远见、更加刚性的规划。”霍学喜委员指出,“我们的规划大多是五年、十年,其实可以更长远些。如何制定更富前瞻性的规划?如何真正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这对我们国家是一个考验。”(记者 冯蕾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