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身边故事】在亚丁湾护航的阿拉善姑娘
 

  原标题:在亚丁湾护航的阿拉善姑娘

 白乌依汉在潍坊舰上的飒爽英姿。(图片来自网络)

  在万里之外亚丁湾护航的我国舰艇编队上,有一名来自阿拉善盟的90后女兵,她就是在潍坊舰上担任通信兵的白乌依汉。白乌依汉1992年出生,由奶奶一手带大,因为生长在草原,名字里又有“白”字,战友们都亲切地称她为“白马”。

  白乌依汉是阿拉善盟第一个执行护航任务的女舰员,也是唯一的一个。2012年12月,中国海军在自治区征召女兵,白乌依汉和其他14名女兵通过选拔进入了北海舰队。2013年,白乌依汉经过多次选拔,通过了心理、生理、体能、技能等多项测试,成为潍坊舰上的一名女舰员,担负着通信岗位的工作。

  2013年11月,潍坊舰随辽宁舰在南海海域开展科研试验和军事训练活动。2014年5月,潍坊舰和郑和舰组成的舰艇编队,执行远海实习任务并出访亚洲四国;现在又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如今,白乌依汉依旧坚守在潍坊舰上。像众多蒙古族姑娘一样,她坚毅的性格成为了永不言弃的“白马”,在距祖国万里之遥的亚丁湾上守护着平安。

  3月9日,笔者见到了白乌依汉的父亲白云。说起女儿,白云难掩心中的自豪。

  白云告诉笔者,2012年,白乌依汉大学毕业后,通过网上报名申请参军入伍,直到女儿进行入伍体检时,父母才知道女儿的决定。“孩子选择去当兵,应该是受了爷爷的影响。”白云说,自己的父亲就是一名老兵,1947年参加过辽沈战役。

  2012年12月22日,20岁的白乌依汉背上行囊,告别家乡,离开父母,开始了她的军营生活。“刚到部队,我们最担心的是女儿能不能适应部队的生活。”白云说,每次和女儿通电话,她总是报喜不报忧,说在部队很好,训练也不是很辛苦,领导的关心、战友的照顾,让她觉得部队很温馨。

  潍坊舰完成远海实习任务后,部队批准白乌依汉回家探亲。一年多没见到女儿,母亲娜仁图雅看到白乌依汉时,眼里充满了泪水,拉起女儿的手问长问短,总担心女儿在外吃苦受罪。“女儿长大了,更懂事了。”在白云的眼里,兵营这个大熔炉让女儿更坚强、更自信、更成熟了。

  今年1月27日,白乌依汉的奶奶过世了,家人没有告诉正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白乌依汉。可她好像是有预感,28日给家里打电话时,总不停地询问家里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娜仁图雅觉得不应该瞒着女儿,就告诉了她。白云说,白乌依汉是由奶奶一手带大的,奶奶的离开对她的打击很大,他们很担心女儿。直到近日,他从媒体报道中了解到,女儿是如此的坚强,将悲伤藏在心里,坚持正常值班执勤,从来没有请过假,也很少跟人提及这件事,始终把完成护航任务放在第一位。

  白云用手指着一张女儿在舰艇上的照片心疼地说,你看这脸红的,应该是亚丁湾高温高湿高盐的恶劣气候影响的。“等这次护航任务结束,女儿就能回家探亲了!”(彭燕)

[责任编辑 李珍 ]

安全牢记心间
119名残疾人拿到护...
镜头里的女代表委...
赏花灯
敬老红包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百鸟飞临黄河滩
钢铁中的艺术品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