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季节,随着校园足球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青少年体育锻炼风头正劲:足球、武术、毽球、跳绳、长跑、健身操……中小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在阳光下享受着运动的乐趣。
呼和浩特市自2009年开始在全市800多所中小学38万学生中实施阳光体育活动课以来,已逐步将“阳光体育课”列入各学校课程表和作息时间,确保在校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如今,这项工作已经形成常态化,在校生的体育锻炼课程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3月23日,呼伦南路小学“校长杯”校园足球赛启动。启动仪式后,五、六年级的同学们分别进行了两场激烈的足球赛。孩子们在绿茵场上奔跑追逐,低年级的学生们在一旁高声呐喊,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让更多的学生对足球这项运动有了新的认识,萌发了新的兴趣。“老师,我也想参加学校足球队。”很多孩子提出要求。
在大学路小学,不仅有小足球社团,还有田径社团、围棋社团、象棋社团等,孩子们根据兴趣自愿报名。学校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天组织学生运动1小时,通过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学校有比赛,让每个学生都参加活动,并努力达到及格以上。为合理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和内容,确保学生安全、有效的参与,学校全体教师积极思考、努力探索,争取最大限度地开发校内有限的活动资源。学校投入三万多元购置了足球、篮球、排球、呼啦圈等体育活动器材,保证了学生活动的使用,同时有专人负责器材的保管、分配。体育组负责制定活动课安排表,力争做到科学合理。由于前期活动安排详尽,使得2700多名学生在大课间都能够井然有序地开展活动。
作为体育活动课的示范校,呼市二职是全市率先实践阳光体育活动课的学校之一,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学校专门制订了课程实施方案,把阳光体育活动课作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在现有的活动场地上,因地制宜地开展广播操、健美操、舞蹈、武术、毽球、跳绳、板羽球、体育游戏等各种体育运动,让学生们都能在阳光体育运动中锻炼自己,在运动中健康成长。
从2009年新学期开始,呼和浩特市在各级各类中小学全面实施阳光体育活动课,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紧紧围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主题,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广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今,呼和浩特市各个学校的阳光体育课除了武术等公共内容外,还有蒙古族的传统体育健身项目,如安代舞、搏克等,已基本形成“一校一品”的体育特色项目。
2014年呼市中考体育采取“必考加选考”的学生体质测试形式进行,分值由30分提高到40分,让体质测试分值成为促进锻炼的一个杠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锻炼,引导合理锻炼,中考体育改革具有风向标意义,体育分值的逐步加大,意味着要求学生体质越来越好,这正契合了阳光体育要达到强身健体的初衷。相信在校园足球运动的带动下,呼和浩特市将会形成更加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使体育运动的观念深入人心。(记者 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