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为创客“加油”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4年“众多‘创客’脱颖而出” 。这让“创客”这个新鲜词儿一跃成为今年的热词,更使不少文化创客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内蒙古的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气质独具特色,很适合在创意文化产业上做出好文章。近年来,内蒙古在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不少成果。2014年我区组织了首届文化与旅游融合系列主题活动,在文化产品展览现场,蒙古包、马头琴、蒙古族服饰等具有草原文化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琳琅满目,同时,这次展会也汇聚了一批文化创客,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

  然而,也有很多文化创客对自身发展和生存环境还不太满意。譬如有了好的创意却受制于合理的设计或者市场运作经验,譬如资金短缺不足以完成和推广自己的创意等等。

  全国两会之后,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创客们被纳入了国家视野,内蒙古的文化创客也进一步提振了精气神儿,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努力为创客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首先是为创客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所谓的发展环境,更多的是指加快文化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搭建,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其中包括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完善相关激励机制等。

  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资金是创客面临的最大难题,甚至有时候,少量的资金注入就可以“点燃”足以产生巨大能量的“星星之火” 。因此,相关部门对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的房租、宽带接入费用和公共软件等应当给予适当补贴。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创业引领、提供场所、公共服务和资金支持以及政策性资金引导等支持,都会帮他们成功迈出创业第一步。

  营造创客文化氛围。创客文化已经低调形成多年,但是由于客观环境等原因,导致这种文化一直属于蛰伏状态。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为创客营造积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刘春)

[责任编辑 李珍 ]

安全牢记心间
119名残疾人拿到护...
镜头里的女代表委...
赏花灯
敬老红包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百鸟飞临黄河滩
钢铁中的艺术品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