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里木路与兴安路公铁桥:墙体向外渗水满是建筑垃圾
在哲里木路公铁立交桥南口,可以看到,东辅道桥上一铁皮开裂,在东辅道内,污水从桥顶墙面顺着桥身中间缝隙一直流到桥底。
9日,本报报道了《兴安北路公铁立交桥路面轻微下陷》的新闻。记者14日上午再次来到发生下陷的地点,看到在下沉地点周边已拉起警戒线,下陷点上方虚掩着一铁板,里面全是淤泥。
居民称,从去年开始,这座桥东西两辅道就开始从上面渗污水,附近管网公司来过几次,但一直没有缓解污水渗透情况,兴安路公铁桥夏天成“污水桥”,冬天变成“滑冰桥”。因污水渗透墙体,且没有及时处理,东西辅道两侧墙体外侧涂料脱落严重,部分墙底与地砖被污水侵蚀严重。
因兴安路公铁立交桥周边售卖家具的商贩众多,桥体上方与铁道隔离区虽被护栏隔离,但废旧建筑家具与碎纸屑堆放在周边,部分居民表示,北垣街桥头每天有揽活的商贩聚集,部分商贩直接把烟头随意丢到建材堆中,原来就发生过桥面建材起火的情况。
另外,9日,本报也报道了呼伦路公铁立交桥铁道口附近一污水井外溢半月,行人与车辆混行的新闻,附近居民表示,污水外溢情况已习以为常。之前,呼市供排水管网调度中心机械所张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段管道管壁较窄。
记者发现,只有构件街公铁桥与东二环公铁桥桥身与铁道口隔离较为彻底,桥体与周边设施也没有严重受损情况。
通道街公铁立交桥:辅道成“沙土区”护栏“消失”
通道街公铁立交桥与西二环公铁立交桥辅桥两侧都为二层阶梯式。在通道街公铁立交桥北口,记者发现,在东侧辅道二层台阶上堆放有沙土,部分石块压弯了护栏。记者发现,在第二层台阶靠近铁路道口约50米距离,没有看见隔离护栏,从下方两侧人行辅道到上方第二台阶铁道隔离区约4米,道口周边没有增设隔板或者护栏。
通道街公铁立交桥西辅道西侧是一街心公园,在该公园南侧靠近铁道隔离区不远处,几块隔离板立在道口约50米的地方,但最外侧隔板已缺失,因隔板下方就是西辅道,部分行人“自由”穿梭在公园、辅路、道口间。
难点所在
难点1—“难缠”的井
一座城市的建设,首先要看不同的井种配合程度怎么样?呼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市政科科长张灵通表示,目前,呼市井种包括污水、自来水、供排水、电信、移动、联通、铁通、自建、强电、弱电等,现在,井内设施建设与维护属于各自管理范畴。日久出现了“自家各扫门前雪”的局面。
目前,呼市周边部分井种已经找不到归属,如该井就是市民所反映的问题井,而且又找不到管理部门,市政部门只能先行处理。如找到问题井的归属方,市政部门协商归属单位,尽快维修井面以及下属管道。
部分管辖单位派施工人员进入井内,将管网修好后,又不慎将地下其他管网碰坏,事后,再由其他部门进行二次修理。一拖再拖,一旦碰坏供排水管网,跑水情况会时有发生。
难点2—“难统一”的管道
呼市供排水管网一所赵所长表示,哲里木路与兴安路公铁桥从2013年开始就出现辅道内侧墙体渗水情况,当时发现,由于疑似漏水的井在铁路道口附近,只能与铁路部门协商处理,但管道在墙体下方,且该墙面建筑时间较早,即使找到漏水点,修理起来还是有难度。目前,已将两桥渗水情况上报至呼市供排水管网标度中心运营部。
记者从呼市供排水运营部了解到,由于市区内围公铁立交桥建筑年限久远,桥梁下设的管道在当时基本满足市民排水需求。但近几年,呼市主城区发展快,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主城区部分现有地下排污管道已超负荷运转。以北垣街为分界线,南北管网铺设流向不尽相同,加上当时铺设管道材质有限,使用时间较长,造成管网老化现象。同时,市区公铁立交桥桥段设计与下设管道也有很大不同,造成供排水部门排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