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阿拉善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阿拉善响亮发声:我们在行动!
内蒙古新闻网  15-04-17 14:55 打印本页 来源: 阿拉善日报  
 

  2015年4月15日15时39分,位于我盟境内的阿左旗巴彦木仁苏木(北纬39.8度,东经106.3度)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巴彦浩特及其周边地区震感强烈。

  地震发生后,我盟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成立了地震应急指挥部。自治区党委、政府,盟委、行署主要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迅速赶赴地震灾区现场,对应急救援情况进行紧急部署。

  目前,灾区秩序良好,灾民情绪稳定。灾情排查、评估、救助等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盟公安机关:积极救援创平安

  地震发生后,我盟公安机关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共调集上百名军警于震后三个小时赶赴震中巴彦木仁苏木,开展抗震救灾应急处置工作,并安排部署了415名军警力量备勤待命。

  到达震区后,按照统一部署,全体参战民警迅速投入抢险救援,对通往重灾区道路重要节点实施管控疏导,全力保障受灾中心区域道路安全畅通,确保抢险救灾车辆安全顺利到达。重点加强灾区执勤巡逻,防止发生盗窃等刑事治安案件,并针对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及时进行排查化解,防止矛盾激化。加强地震舆情信息的监控力度,防止虚假信息传播引起社会恐慌。

  交警、特警、治安等部门全警出动,对全盟范围内的道路交通和社会治安秩序展开巡查,严防部分群众因地震恐慌在公共场合聚集发生拥堵、滋事等恶性事件。各部门加强值班备勤,做好应急准备,并利用短信、微信、电视、报纸等媒体平台,及时报道震后道路交通状况。(张彧 白静)

  盟边防支队:辖区走访稳民心

  地震发生后,盟边防支队配合当地党委、政府,迅速集结110名官兵待命,并组织所属14个边防派出所官兵通过手机、草原110超短波电台等各种方式,了解辖区6个边境苏木、35个嘎查受灾情况。受沙尘暴影响,针对部分边境居民点无通信信号的情况,该支队派出30余名警力驱车到实地探查情况。

  针对震后辖区部分群众产生焦虑和恐慌心理的情况,支队所属各边防派出所走包串户,在了解群众受灾情况的同时,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及时将地震信息正面传递给群众,有效消除了群众存在的盲目恐慌和浮躁情绪,维护了辖区社会秩序稳定。期间,走访牧民群众600余人次,发放防震宣传册800余份,开展防震减灾讲座2场,播放防震宣传片2部。

  据支队司令部参谋长陈晓睿介绍,尚未收到辖区群众因地震求助报警电话。 (张亚雄 舒力辉 坦克侍)

  盟公路管理局:迅速反应保畅通

  地震发生后,盟公路管理局迅速反应,启动地震灾害应急预案,调动系统内8个养护单位和路政管理支队第一时间上路巡查,详细掌握震区公路实时状况。经排查,地震未造成盟内干线公路、边防公路出现塌方、断裂、拥包、裂缝等灾害,各条公路通行正常。

  记者从盟公路管理局了解到,为切实保障道路畅通,该局主管领导、各养护工区、边防养护队、路政管理支队实行24小时值班,17个一线养护站对管养公路进行不间断地巡查监控,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赵晓丹 王菁华)

  地震发生的危难关头,人民的需要就是集结号。盟消防支队立即吹响营救号角,奔赴救灾第一线,清理道路杂物,走访受灾群众,为群众搭建帐篷。

  为防止震后疫情发生,4月16日早晨7:40,巴彦木仁卫生院工作人员开始对受灾群众住的帐篷区进行全面消毒。

  4月16一早,受惊的群众还在睡梦中,巴彦木仁的工作人员已为他们准备好早餐。

[责任编辑 魏佩 ]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接春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鸟类的天堂
文化墙上的故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