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阿拉善盟“4·15”地震灾区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原标题:阿盟“4·15”地震灾区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4月17日早上8点,阿拉善左旗巴彦木仁苏木受灾群众79岁的朝格吉勒和老伴在苏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走出临时搭建的帐篷,在安置点吃早餐。

  朝格吉勒是土生土长的当地牧民,由于孩子都在外地工作,一直得到当地苏木政府的照顾。地震中,他家的房屋受损比较严重,墙体裂开了几道可伸进拳头大的裂缝,房屋倾斜,已成了危房。震后,苏木干部及时把他安置到了临时安置点的帐篷内,提供了被褥,还选派1名工作人员照顾老两口的生活。

  “15日的地震很可怕,房屋摇动得让我们老两口都走不出房屋,可政府的小伙子们也来得快,谢谢党和政府了!”迎着早晨灿烂的阳光,朝格吉勒一边喝着奶茶,一边满面笑容地对记者说。

  “巴彦木仁苏木发生地震后,我盟迅速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各部门有序联动开展工作,盟委书记云喜顺、盟长冯玉臻第一时间带领有关旗区、部门负责同志赶赴现场指挥,并召开现场办公会议,成立了由盟长冯玉臻担任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1个办公室、9个工作组,并细化工作职责,明确工作时限,责任落实到人,全面展开受灾群众安置、灾情排查等工作。”阿拉善盟民政局局长王迎翔告诉记者。

  “4·15”地震发生后,阿拉善盟紧急开展转移和安置工作,在灾区紧急搭建临时救灾帐篷,发放棉被、大衣等物资。在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为避免发生震后次生灾害,指挥部决定受损房屋和楼房居民一律不能留宿,采取投亲靠友转移安置和帐篷临时安置的办法,并从3个旗区抽调600多名干部连夜深入嘎查村开展救援安置工作。

  “目前,灾区已设立集中安置点4处,分别为巴彦木仁民族学校安置点、巴彦木仁苏木政府安置点、分洪区安置点和乌兰素海嘎查安置点,其中前3个为帐篷安置点,最后1个为彩钢房安置点。目前安置点已全部解决了入住受灾群众的起居饮食和安全饮水。”王迎翔说。

  16日早晨,记者来到最大的一处安置点——巴彦木仁民族学校,看到,在该校院内昨晚搭建的一顶顶蓝色防风保暖帐篷排列整齐,在该安置点的受灾群众刚从梦中醒来,便有工作人员把洗脸热水和洗漱用品送到帐篷里。在学校教学楼下,几笼刚蒸好的雪白馒头正冒着热气,受灾农牧民端着一次性餐具在用餐,早餐较为丰盛,有鸡蛋、大米粥,牛奶、泡菜和馒头、甜饼。

  在安置点的救灾帐篷旁边,巴彦木仁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也已在安置点开展消毒、防疫等相关工作。阿拉善消防支队的通信指挥车和抢险救援车停在院角等待应急救援处置命令,数十名消防官兵正在院中忙碌,有的在忙着继续搭建帐篷,有的在从刚到的卡车上搬运救灾物资,有的在连接电源保障救灾帐篷内的照明。

  据介绍,截至目前,阿拉善盟共在4个建设的临时安置点紧急调运5批物资,调运棉单帐篷620顶、棉大衣200件、棉被褥630套,确保房屋受损灾民全部安排入住帐篷。同时,该盟还在集中安置点开展了防火、防盗、卫生防疫、饮水、食品安全等保障工作,目前灾区秩序良好,群众情绪稳定。

  “下一步,我们要坚决贯彻党中央、自治区领导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好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在巴彦木仁苏木现场办公会议讲话精神,始终坚持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扎实做好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严密防范余震破坏和次生灾害,保障灾区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阿拉善盟委副书记、盟长冯玉臻这样说。(记者刘宏章)

[责任编辑 李珍 ]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接春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校园里的激情那达慕
就等着住新房了!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