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行进中国·走基层】2亩温室胜过80亩大田
 

  和黄土地折腾了大半辈子的李世忠,这回终于把地种明白了——2亩多的2个温室大棚,一年就能收入16万元,抵得上原来种80亩大田的收成!

  4月15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八一镇联丰村李世忠的温室大棚里,黄瓜藤蔓绿叶舒展,一条条直溜溜顶花带刺的嫩黄瓜煞是喜人。李世忠不停地采摘黄瓜,乐得合不拢嘴。

  “春节前头茬黄瓜就下来了,挺好卖,摘下来就直接被拉走了。”李世忠说,他跟老伴照料着两个大棚,每个棚一年能收入8万元,大棚成了他们家的“摇钱树”。

  前几年,李世忠在白脑包镇种着80亩大田,遭了两年灾,不但没挣上钱,还弄下些饥荒。2013年,他把地包了出去,在联丰村承包两个大棚开始种菜。

  “一年两茬黄瓜,一条瓜蔓上能长二三十条,瓜蔓最长时有12米。”李世忠说,“连大年三十我和老伴儿都是在大棚里过的,上午采摘黄瓜、装箱,中午在大棚里简单吃点儿,下午田间管理。大年前那几天,每天都收入七八千,虽然忙些,但心里高兴啊!”

  李世忠的大棚坐落在高新设施农业园区内,目前,临河区共有13家民营企业投资设施农业建设,新建温室4800多亩,建成了百亩以上园区26处,千亩设施农业产业园区1处,工厂化育苗中心4处,完成投资5.2亿多元。

  据中泰农业科技公司的负责人介绍,针对当地的气候、土壤、水质等特点,他们因地制宜,在山东寿光设施农业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从温室大棚的规划、设计、建造到起垄、平地、选种、育苗栽培管理等方面,对菜农进行全方位指导服务。同时,为了保证蔬菜绿色无公害,菜农大都使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生物制剂驱虫。

  记者从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局了解到,当地设施农业从2008年底的不足0.5万亩,发展到了2014年底的20万亩。今年计划新增设施农业3.52万亩,并依托规模化设施农业园区,在每个旗县至少建设1个综合性育苗基地,还要建立12个高标准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园区,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胡芳韩继旺)

[责任编辑 魏佩 ]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接春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鸟类的天堂
文化墙上的故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