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宁城县后进村有后劲儿
 

  民情日记二则

他们渴望幸福

1月6日 星期一 小雪转晴

  按照预定的时间安排,上午去大城子镇走访慰问五保户、低保户、民政优抚对象和困难党员。

  走访慰问第一站是上五家村低保户张国忠。即便事先对这个家庭的贫困程度有一定思想准备,但走进低矮的房屋,仍显得很压抑。屋内,漆黑的墙壁似乎多年没有粉刷过。家里共3口人,男主人患脑血栓卧病在床2年多,两个儿子30多岁了,都没有结婚成家。一个在家照顾父亲,一个外出打工挣钱,躺在炕上的老人目光呆滞。平时讲过很多大道理,也谈过很多致富途径,唯独对这样的家庭我感到了迷惘,内心涌起的已不仅仅是同情,更有酸涩的痛楚。面对这样的家庭,党员干部们还有什么理由奢侈浪费?还有什么理由高高在上?还有什么理由不鞠躬尽瘁?

  慰问完五保户,最后到镇敬老院。我们享受到独到的“热情”。全体院民鼓掌欢迎、有的主动前来握手,显然在以主人的身份把我们当作客人。敬老院条件不错,暖气很热,房屋整洁干净,午餐是猪肉炖粉条。通过走访,我深深地感受到农民的淳朴与厚重、艰辛与勤劳,感受到他们追求幸福的渴望与憧憬。(宁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亚军)

再进长皋村

1月6日 星期一 小雪转晴

  这是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的第六次长皋之行。

  去时的路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了支持我做好第一书记这个工作,从单位主要领导到一般干部都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每一次驻村开展工作,都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代表的不再是一个个体,更多地承载着同志们对我成长进步的希望,也承载着大家对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期盼。由于经常到村里走访群众、开展工作,大家对我也由过去的“敬而远之”到“亲而近之”,有什么心里话都向我反映。有的说村里发放救济粮不公平,有优亲厚友的情况,有的说往年的低保户都给了一些不该享受的人,等等。对于大家反映的事项,我都耐心向他们解释清楚。

  这次到长皋村,带去5000元干部职工捐款。同村里吴书记和王主任商量,为杨国发、胡泽义、高玉民、高明山、李民等10户贫困户购买大米和面粉。面对一户户困难家庭,内心非常沉重和痛楚。这些家庭虽然物质匮乏,但感情“丰盛”待人热情。一位叫张德胜的老人拉住我的手说什么也不让走,要把家里仅有的两只鸡杀了招待我们吃午饭。我只为老百姓做了这么一点事,可老百姓却这样敬重我们。作为共产党员,素质什么样、作风什么样、工作什么样,老百姓看得最清楚。(宁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白水)

[责任编辑 魏佩 ]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接春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校园里的激情那达慕
就等着住新房了!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