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侦破特大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
内蒙古新闻网  15-04-20 16:58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山清水秀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野生动物聚集生存的乐园,这里繁衍生息着各种珍禽异兽400余种,其中,尤为珍贵且难觅踪迹、被列为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紫貂和猞猁也生活在这片广袤无垠的林海中。

  紫貂又名黑貂,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其一身油亮水滑的皮毛而闻名,与人参、鹿茸并称“东北三宝”,因其皮毛具有“风吹皮毛毛更暖,雪落皮毛雪自消,雨落皮毛毛不湿”的特点,被冠以“裘中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又有“软黄金”之称。在清朝只有王公贵胄、二品以上官员才能穿戴貂裘。猞猁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坊间有“小老虎”之称,是珍贵的毛皮兽,其皮毛细软丰厚,色调柔和,且本身具有药用价值,曾一度遭到疯狂捕杀而数量锐减。目前猞猁在我国已极为罕见。阳光照耀的地方必然伴随着阴影,正是因为紫貂、猞猁皮毛的稀缺性和珍贵性,使其在黑市上的价格连番上涨,也促使不法犯罪分子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通过捕杀野生紫貂和猞猁来非法牟取暴利。“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为了彻底斩断非法捕杀、买卖紫貂、猞猁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黑手,甘河森林公安局以零容忍的态度,对不法分子重拳出击,历经2个多月的缜密侦查,相继破获特大案件3起、重大案件1起、一般案件2起,抓获买卖、捕杀野生紫貂、猞猁违法犯罪嫌疑人6人,缴获野生紫貂皮17张,紫貂死体2只,猞猁皮2张,猞猁死体1只,极大地打击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有力震慑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2015年4月14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播出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

  破案攻坚知难而进

  近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机关对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活动的铁拳频频挥动,战果颇丰。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破案难度也在不断加大,仍有非法猎捕、杀害野生动物的鬼魅黑影时隐时现于林海深处,成为漏网之鱼。“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之所以有人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来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其背后必然有着见不得阳光的黑色交易。是谁在买卖野生动物?如何查找野生动物流向?如何查找知情人?

  2015新年伊始,带着一连串的疑问,面对日趋艰难的破案环境,公安局党委果断决定:围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攻坚力度,全面展开侦查,查出买卖源头,找出杀害元凶,坚决斩断伸向内蒙古大兴安岭林海生灵的黑手!1月9日,以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为主要内容的“甘网”行动专案组成立,一场破案攻坚战在甘河地区打响……

  剥茧抽丝锁定目标

  为寻找破案线索,确保行动取得战果,专案组决定:一方面开展外围调查,一方面大量走访群众。重点加强对违法犯罪活动线索的搜集,从海量信息里查找犯罪分子的蛛丝马迹。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艰苦细致的信息摸排和对出入本地人员的轨迹追踪,专案组逐一进行分析研判后发现:近年来,一名专门收购野生动物皮张的黑龙江籍男子高某频繁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一带活动,有重大流窜作案嫌疑。

  随着调查工作的深入,高某的信息逐渐反馈上来:高雷,男,39岁,无业,绰号“岭上飘”,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人,曾多次潜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从事非法收购野生动物活动。根据这一线索,专案组立即将高雷列为重点抓捕对象,并制定了周密的行动方案,全力展开侦查和抓捕工作。此时,正在编织着发财美梦的高雷还不知道,一张针对他的大网已经悄然张开。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接春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校园里的激情那达慕
就等着住新房了!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