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为血液病患者献血
北重四中教师 刘嗣东
我最早接触白血病是通过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2003年单位组织职工去北京旅游,在北京王府井大街采血车上,我捐献了6毫升血样,正式成为一名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2004年,我组建了内蒙古专门为血液病朋友提供帮助的民间公益组织——“包头爱心小团体”。2005年底,我开始捐献血小板。
2012年9月的一个晚上,我得到了在兴安盟医院接受诊治的18岁女孩张美玉急需B型血小板的消息后,立即与乌兰浩特的队友佟良玉联系。良玉马上赶往血站成功地为美玉捐献了血小板。
2013年1月14日,美玉妈妈再次打来电话,说转院到河北廊坊的美玉急需血小板,而当地血小板资源十分紧张。1月20号,我带着7名队员自费来到廊坊血站,经检验有4人成功捐献了7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我还积极与廊坊血站及当地志愿者沟通,确保美玉今后用的血小板能够得到保障。回到包头后,我又组织大家为美玉捐款。1月25日,美玉姐姐顺利为美玉捐献了造血干细胞,目前美玉已完全康复回到家中。
12年来,我累计得到37本献血证,献全血9次2000毫升,机采血小板82次153个治疗量。献血总量达60800毫升,相当于12个成年人身体血液的总和,先后为白血病患者募集善款80多万元,个人累计捐款近4万元。
做乡亲们的健康守护人
通辽市科尔沁区清河镇卫生院医生 李立莲
在乡村医生这个岗位上,我已经工作了11年。2006年,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患者因患腰椎间盘脱出截瘫并生了重度褥疮,屁股和大腿上的肉全部腐烂了。束手无策的病患者家人要求我上门医治。治疗过程中,患者因为忍受不了疾病的折磨,想出各种办法抗拒治疗。我就耐心地鼓励她并向她保证:“只要你活一天,我就会管你一天!”就这样,我一直免费为她治疗了半年多。患者临终前,用两只眼睛深情地看着我,用最后的眼泪表达着谢意。那种眼神,我一辈子都忘不掉。
2011年6月,已怀孕6个月的我突然接到敬老院的电话,说张连昌老人病重。我赶过去后,检查确诊老人患了肺结核。我帮他办理了住院手续,可是入院治疗没几天,老人就偷偷地跑回了敬老院,我急忙追到敬老院,老爷子反锁了房门,拒绝回去治疗。原来,他是害怕把病菌传染给我和胎儿。几经劝说,老人终于同意在敬老院治疗。因为年纪大,又加上并发症,老人最后还是去世了。老人临走时在纸条上给我留下遗言:“谢谢我的女儿,祝福我的外孙永远健康成长!”
有一位患糖尿病综合症的80多岁的老太太,没有子女,行动不便,我就去她家里为她治疗。老人病情明显好转后,她摸索着针线,为我绣了一双带有吉祥图案的鞋垫。
让更多牧民有文化
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公务员 道·图门巴雅尔
现在牧民生活条件好了,但是读书的人却不太多。于是,我在2001年7月自掏腰包近8万元,创办了“布仁唐斯嘎”草原书屋,15年来累计投入了近40万元。
书屋现有报纸、杂志及各类书籍60余种、1.2万多册。2014年6月,我在阿巴嘎旗蒙古族小学和蒙古族中学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有奖读书活动,对在一年之内能够阅读100本书的学生奖励1000元。2014年,“布仁唐斯嘎”草原书屋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首届全国“书香之家”荣誉称号。有人问我,你自费办这个书屋也不挣钱,还倒贴钱,到底为了啥?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更多的牧民成为有文化的人。
周边的牧民们很喜欢这个小书屋,他们的牛羊生了病,他们就来书屋查阅有关防疫治病的资料;牧民之间发生了纠纷,他们就在书屋查找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得益于这个书屋,我家先后获得了“文化示范户”“特色文化户”“全区十佳学习型家庭”“全国五好家庭”等多项荣誉。现在大家都在讲中国梦,我也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把草原书屋打造成具有北疆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让草原的花更艳、书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