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变成悦读 书屋有创意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营造“书香社会”和全民阅读水平是分不开的,爱书的人自然离不开书店。
4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维多利摩尔城顶楼的新华书店城市书房。柔软的沙发,淡淡的咖啡香,温暖的灯光,散发着优雅气息的城市书房静静地伫立在繁华的商业大楼一隅。虽不是假期,但来这里看书的人并不少。墨绿色的沙发已座无虚席,还有几个放学早的小朋友捧着书席地而坐。
在电子阅读和网络销售的冲击下,实体书店的经营者依然不失信心。他们在经营方向和策略上作了大幅度调整。不管是老牌书店中山书店、普逻书店,还是青雨巷、蔓语书吧、木谷巢等新型实体书店,他们都把优化阅读环境作为吸引顾客的主要手段,将阅读逐渐变成悦读。此外,与书相关的线下活动也成为营造全民阅读氛围的主要手段:木谷巢的换书活动让一个人的好书变成大家的好书;普逻的亲子书屋培养孩子从小热爱阅读;青雨巷的文化分享活动成为以书会友的交流平台……书店人气旺不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体验与读者需求能否对接。
如今,在呼市的很多书店,买书只是消费的开始而非结束。它们以书为入口,挖掘整合资源,打造特色增值服务,从而构筑起集休闲、社交、脑力碰撞的文化体验平台,增加“自我造血”功能。
网络框架完善 阅读服务提升
截至2014年底,呼和浩特市共有图书馆1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92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619个、农家(草原)书屋1004个……覆盖市、县(旗、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框架基本形成。
早从2011年开始,呼和浩特市就下达了《呼和浩特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民族美术馆、文化站免费开放实施方案》,就免费开放时间、范围、目标和保障措施等做出具体规定。目前,全市公共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超过56小时,全市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动中心)、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每周开放时间不低于42小时。
此外,呼和浩特市逐步加大对公共阅读资源的投入,图书总量持续增加。截至2014年底,全市10个公共图书馆及1004家草原书屋藏书总量达到243万册,人均0.8册;年新增图书15万册,人均新增0.05册。公共阅读资源的总量、人均拥有量、年新增量等主要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目前,呼和浩特市乡镇(街道)公共电子阅览室设置率为83%,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设置率为25%。2015年,市、旗县区两级财政计划投入570万元,建设8个乡镇和8个街道公共电子阅览室。2015年至2016年两年时间,呼和浩特要使乡镇、街道、社区的公共电子阅览室设置率全部达到100%。同时,适应现代传播技术、传播手段的变化,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设备配置和服务方式的转型升级,做好经常性的数字资源补充、更新和设备维护,充分发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作用。
同时,呼和浩特将探索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服务效能的途径、方法,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计划建立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以市级图书馆为中心实行总分馆体制,实现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统一服务政策,建立“一卡通”服务体系,实现通借通还;革新图书馆业务流程,推广读者行使图书采购权,实现新增普通图书流通率100%;市县公共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的图书馆建立服务联盟,实现不同层级、不同系统图书馆的共建共享、联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