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17.43万人参加"省考" 规模最大热门职位3000:1
内蒙古新闻网  15-04-27 15:56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原标题:我区规模最大公务员考试:17.43万人参加

考试结束考生走出考场

  “请把和考试无关的物品放到指定区域,把身份证和准考证放在课桌的右上角……”4月25日9时,内蒙古自治区党政群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和工作人员笔试开考。记者从内蒙古人事考试中心了解到,此次笔试地点分布在全区12个盟市,共设考点136个。其中,首府有34个考点。

  今年全区计划招录公务员和参公单位工作人员3832人,由于有部分岗位出现零报考或者不够开考条件,最终确定招录3518人,确认参考人数为17.43万人,是自治区公务员考录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热门职位3000人争一岗

  在全国公务员参考人数下降的大背景下,我区今年公务员考试参考人数呈现上升趋势,达到17.43万人,比上一次公务员考试增加了100人,成为自治区公务员考录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从竞争比例上看,今年我区公务员考试最终确定招录3518人,17.43万人参考,竞争比例高达50∶1。

  对此,自治区公务员局副局长谢学智表示,今年公务员考试人数之所以增加,归根到底是就业问题。正值2015届应届毕业生求职热潮,还有一些没有实现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导致考生基数大,加之一些在职人员的报考,人数必然上升。此外,近年来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变弱,而考公务员对老百姓来说,是实现就业的一个途径,这也是导致公务员考试热的一个原因。

  据谢学智介绍,在本次公务员考试中,有175个职位出现了零报考,如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人民法院法官助理一职等。有的则是一个职位招录1人,却有近3000人报考,如包头市公安局机关监所管理6一职。对于公务员职位报考比例出现差距大的现象,谢学智说,其实每个岗位的待遇都是一样的,没有好与不好,考生不能带着职位歧视的态度报考职位。谢学智呼吁,从锻炼人的角度看,考生应该报考基层职位,一是因为基层需要人才,如果考生到了基层是人才,但到了所谓的“好单位”,就可能被埋没。所以,报考职位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准毕业生“水军”多

  “应届毕业生考生免费考试,我就是想借这次机会来试试,如果考上了更好,考不上也无所谓。”即将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高一萍告诉记者,因为考前学校的事情比较多,比如写论文、找实习单位、办理离校手续等,导致她都没有好好复习,她只当这次考试是一次练习。

  记者了解到,高一萍报考的是鄂尔多斯市公安局的一个职位,考试内容除了考《行测》和《申论》外,还有一门《公安专业基础知识》,要考两天。两天考试结束后,高一萍并没有像其他考生一样着急上网对答案。“我考的很不好,一点希望都没有,但起码我知道了公务员考试的题型和方向。我下次还会参加公务员考试。”高一萍说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次考试中,应届毕业生也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但他们多是来“试水”的。“现在好工作这么难找,为啥不考公务员啊,工作稳定,说出去又好听。”同为应届毕业生的杨阳也参加了此次考试,她虽然还没有毕业,但已经找了好几份工作,每天都奔波在去面试的路上,一段时间下来后,她并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很疲惫也很灰心的她,选择了考公务员。“我这次是来试手的,下次我一定会好好考。”杨阳满是信心。

  《申论》关注反腐环保创客

  《申论》向来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头戏。今年的《申论》考题涉及创客、反腐、环保等内容,让不少考生眼前一亮。

  比起往年鲜少露面的政治敏感性材料,今年《申论》题材打破常规,与国家政策相呼应,除了赶时髦考查两会新词创客、节日反腐令、《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到风景名胜区开会的通知》、海鲜饭店的奢侈消费等,有关反腐的材料比比皆是,还透露出公考《申论》命题的“清廉”新风。

  张晓峰是一位参考的在职人员,他在考完《申论》后告诉记者,前段时间还在抱怨单位为什么把职工福利取消了,没想到“福利归零”话题竟然在《申论》考题中碰到,这让他感觉很贴近生活。

  除此之外,一直备受关注的环保也成为今年的《申论》材料内容。这其中包括一位环保志愿者在推广垃圾分类时遇到的问题:居民分类垃圾不持久、垃圾转运不分类、未充分重视资源回收的作用、对垃圾分类投入不够等;材料中的另一人面临的是秸秆仍在焚烧的问题,虽然有政策支持,但秸秆回收效率不高。题目要求考生归纳两人在基层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困境的方法。

  “创客是一个潮词,曾经出现在两会中,没想到《申论》这么跟潮流,竟然出题考‘创客’。”一位参加过多次公务员考试的考生王佳告诉记者,今年的《申论》最后一道考题是让考生围绕“习惯的是是非非”展开论述,字数要求较去年的1200~1500字变成1000~1500字。从难度上讲,没有将内容具体化,涉及面广。

  有关教育专家杨一涵分析,今年的《申论》试卷并没有艰涩难懂的哲理名言,没有高难要求的政策分析,从给定资料到作答要求,都是亲近社会,亲近生活,中规中矩。尤其是材料里将生活中人们的日常经历穿插其中,让考生有熟悉感。

  《行测》题量大

  “题量太大了,我都没答完……”当日11时许,杨凌从考场走出来,第一时间给家人打电话报告考试情况。

  杨凌是第二次参加公务员考试,她告诉记者,今年的《行测》考题难度并不大,但是题量多,有的题读起来太浪费时间,不读又不甘心,最后导致有1/5的题都没来得及看,这让她很郁闷。

  和杨凌有同感的考生并不在少数,今年即将毕业的杨燕妮也表示,《行测》题量太大了,因为第一次考没经验,在数量关系部分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自己有1/4的题都没有看,直接蒙答案涂卡。“这次就当是一次练习吧。”杨燕妮无奈地说道。

  有关教育专家郝曜华告诉记者,今年的《行测》依旧包括常识判断、语言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难度系数与往年持平。人文历史、科技生活两学科依旧是考查重点。比如,考题中提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莽汉形象,让考生将张飞、程咬金、李逵、牛皋按出现的时间排序。更有些考题是让考生根据平时的信息积累做出判断,如第一题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让考生选择全面深化改革后,身边生活是否有这样的变化:以后高考可以不分文理科,夫妻双方只要有一方是独生子女便可生二胎,今后有可能工作到65岁才退休。

  除此之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的“公考”《行测》题中,还出现了马航失联、网络安全、心理学效应等热点考题。

  5月20日左右出成绩

  谢学智告诉记者,笔试结束后,由自治区公务员主管部门研究确定最低合格分数线。对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等,在划定最低合格分数线时将予以政策倾斜。此次考试分数预计在5月20日左右出炉,届时考生可以登录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进行查询。

  据了解,此次公务员考试的笔试成绩将按照《行测》和《申论》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考生笔试成绩。即考生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50%+申论成绩×50%。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考生的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40%+申论成绩×40%+公安专业知识成绩×20%。对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考生,在合成笔试综合成绩前每科成绩上加2.5分。

  值得注意的是,凡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上人数不足3∶1的职位,将相应减少录用人数或予以取消,笔试成绩并列而超出3∶1的,一并进入资格复审范围。

  受在职人员热捧

  “我们单位最近不景气,听说要裁员,我思来想去,趁着年轻还是考考公务员比较好,起码比较稳定。”已经参加工作3年的吴丹在当日早早来到内蒙古工业大学考点,她手里拿着小本子,一直盯着看,嘴里还不停地念叨。吴丹告诉记者,她目前在一家私企工作,薪资待遇能达到4000多元,但是工作中的不稳定性因素让她退缩了,她想找一个“旱涝保收”的工作,所以选择了考公务员。她认为,公务员工作稳定,在社会保障、就医等福利待遇方面都比一般工作要好。

  无独有偶,同为在职人员的包小龙已经是第三次参加公务员考试了。“公务员不太好考,平时工作没有时间学习,跟那些学生没法比。”包小龙当日被分到了呼和浩特市第十九中学考点,看着身边年轻的学生,心里有点没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公考”参考人员中,在职人员占一定比例,他们多是因为公务员的稳定性来参考的。(记者 马丽侠 王 磊)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接春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校园里的激情那达慕
就等着住新房了!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