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2日地球日,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植树现场
库布其起步绿色化发展亿利人和大漠有缘,由恐沙避沙,到治沙固沙,再到用沙亲沙,走出了一串串长长的故事。而故事的精髓是绿色化发展。恐沙避沙,不需细说,是人人皆知的老辈人故事。老辈人吃过沙逼人退、沙欺人穷的苦,深知沙害之烈。亿利资源集团领军人王文彪的80多岁老母亲,知道儿子在大沙里种树,生怕有个闪失,被沙埋了,常常睡不稳觉。王文彪去年“五一”特意抽空陪老人家到沙漠绿洲上转了转,看到郁郁葱葱的沙原绿景,老人家笑了,悬着的心落了肚。治沙固沙,亿利人用心血和汗水写出了生态修复的新故事。风扬沙走是最可怕的事,一夜之间,沙丘搬家,可以埋掉路过的一切。要遏制沙害,必须设法减少沙子的流动,种树种草、挡风固沙是最现实的选择。亿利人最初的生态觉醒,做的就是这件事。最苦的也是那个时期,风餐露宿,择荒种树,王文彪、张吉树都遇过沙里受伤的险,亿利人为种树治沙不仅流了大汗,也流过鲜血。而那时,有不少人却报以冷眼,他们没读懂一个民营企业的生态觉悟,猜度亿利把数以亿计的资金砸在治沙上,是别有所图。等后来理解了,回头算算账,二十几年,亿利投资治沙30亿元。亿利人说“值”,一字千钧,化解了烟云继续前行。用沙亲沙,是最新的故事,也是最有创造力的篇章。亿利人说,走到这一步,才算真正读懂了沙漠。世纪之交,钱学森依据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治沙实践,提出了沙草产业理论,指明,“用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沙漠”,“不仅是‘治理’,更重要的是‘开发’,将治理蕴含于开发之中”。钱老的理论升华,拨云见天,为治沙人指明了前路。一时间,“治沙不以绿色划句号”走热内蒙古,亿利人也是其中的自觉行者。如果说,恐沙避沙是一种生产力不足的无奈,治沙固沙是生态意识的觉醒,那么,用沙亲沙就是生态文明的彻悟。彻悟之下,亿利人高奏绿色化发展进行曲,一路高歌,一路奋进。单说库布其沙漠的绿色开发,就收获满满————瞄准沙生植物多样化发展,创建库布其现代化沙漠种质资源基地,培育适沙种质,为沙漠绿化提供种源。基地建成,享誉中外。去年冬天,保加利亚一家公司不远万里,给基地送来50株保加利亚玫瑰,寻求合作。——瞄准沙漠甘草的开发价值,一手抓天然甘草的保护和人工种植繁育,一手抓甘草的药用食用开发。由在沙漠上种植百万亩甘草,到走出沙漠发展起百亿元药业,一路绿行,大获成功。——瞄准沙漠土地的无害利用,开发库布其沙漠节水农业示范区,种菜,种果,种新疆大枣,种梭梭嫁接苁蓉。沙漠上种出的果蔬,无污染,找回了老辈人记忆中的“老味道”,深受欢迎,市场前景看好。——瞄准沙子的工业利用和沙漠光能,开发沙材料制品,开发光伏发电绿色能源。汇能集团董事长朱新礼走进库布其,看到沙子能生产漂亮的装饰板材,马上通知他们在全国的上百个工厂在建项目,办公室、办公楼全部用亿利沙子制成的内外装饰材料。正泰集团和亿利合作的10兆瓦光伏电站落地库布其,已经发电,正泰董事长南存辉说:“现在兴建的是100兆瓦,这里的发展空间非常大,1000兆瓦怎么样?”——瞄准沙漠原生态和沙漠后续开发的环境价值,建设沙漠公园,开发沙漠观光旅游业。库布其七星湖是首批国家沙漠公园试点建设项目,初具规模已经名声在外,两年一度的“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就把永久会址选在了那里。
——瞄准生态GDP,坚持发展沙漠绿色经济,追求生态财富。这一块,总投资计划1000亿元,要把库布其沙漠生态文明事业做成美丽中国的典范,为中国梦奉献力量。库布其是亿利人的绿色根据地,亿利资源的绿色化发展从库布其绿色经济起步。在库布其模式走出沙漠,走向更大发展领域时,亿利集团董事长告诫部下:“无论什么时候,走到什么地方,也不能丢掉库布其根据地!”在亿利资源的绿色化发展版图上,库布其沙漠绿色经济举足轻重,关乎全局。去年,在重构升级中,有的版块出现效益下行,而库布其沙漠绿色经济足额实现预期,凸显优势。今年谷雨前两天,库布其喜降新雨。王文彪即时致电库布其沙漠绿色经济总指挥尹成国:“上天总是眷顾那些刻苦的人。昨晚库布其又一夜喜雨,晨时还在继续,春天雨润沙漠犹如浇油,望不失时机组织万人种树种草种电行动,要即刻启动飞机飞播!南疆沙漠,河北坝上,外蒙乌兰巴托等地的生态项目亦要同步启动。”这种生态修复的急切情怀,这种对沙漠的肺腑关爱,感人至深。有人在亿利人的身上读出了亲沙文化,网上交流,亿利资源官微欣然分享。任何品牌的灵魂都是文化,亲沙文化无疑是亿利绿这块生态品牌的核心因子。
做“+”字文章求乘积效应亿利绿色化发展战略,有了2015年升级版:以“绿土地绿能源绿金融+互联网”,营造亿利生态圈,聚焦治沙、治土、治霾,为绿水青山,为生态文明建设作新贡献。升级版做的是“+”字文章,求的是乘积效应。亿利的“+”字文章,不始于今天,只是今天有了升级内涵。前几年,库布其绿色经济就趟开了“种草+种电”路子,荒漠绿化和沙漠光伏发电开发携手并进,多举并赢。库布其模式内涵丰富,而最凝练的表达是“生态+民生+经济”,在平衡的叠加驱动下,求得了整合推进的多赢效益。有人常问,亿利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投巨资治理沙漠,27年坚持,钱从哪里来?言下之意是,贴钱的公益还能走多远?亿利治沙确实在做公益,有长效的公益财务安排,从27年前每生产1顿盐提取5元育林基金治沙,到后来成立亿利公益基金会持续治沙,保证着沙漠生态公益事业的可持续。不过,这只是金币的一面,另一面则是商业谋划。亿利人早给自己的金币定了名,叫“可持续公益商业治沙模式”。名正言顺,做的是“公益+商业”的大文章。去年金秋,亿利牵头联合8家企业发起的首届生态文明企业家年会在库布其召开,年会论坛赞誉亿利的“公益+商业”生态修复思维,民营企业家们响亮提出“做生态文明的主人”,一要“让生态责任成为企业家的信仰”,二要“把荒漠化治理做成具有生命力的生意”。企业家们还说,只顾赚钱的企业不是好企业,不会赚钱的企业也不是好企业。亿利是公益和商业两者都做得好的企业,既有生态信仰,又会做生态生意,其灵魂是生态觉悟,这正是亿利绿的底蕴。亿利绿,生于库布其,成于库布其,而不止步于库布其,必定要走出库布其。“全球荒漠化治理库布其行动”启动后,亿利携绿西出,挺进新疆南疆。去年4月,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达成协议,组建中亚生态事业集团进驻南疆,将“库布其模式”输入塔克拉玛干大漠。一年来,完成复合生态种植试验示范区项目、路侧半野生化水冲扦插甘草种植项目、种质资源圃育苗项目和土地整理项目。今年,要重点提升复合生态种植试验示范区建设品质,将这个项目建设成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第一个可供观摩、学习、推广的示范“种子工程”。有种子就有推广,有推广就有发展,前景可期。亿利绿,生于中国,成于中国,而不止步于中国,必定要走出国门。国家确立了“一路一带”战略,乘势而为,走出国门,成为亿利绿的必然选择。去年11月,在第六届世界公园大会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与亿利联手发起“绿色丝绸之路伙伴计划”,发动全球合作伙伴,以PPP模式,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搞绿色投资。今年地球日,亿利组织万人植树活动,拉开了“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序幕,王文彪郑重宣布:“我们正在走出国门,到蒙古国、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为治理当地的土地荒漠化、绿化丝绸之路,贡献力量。”把绿色化发展植入“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成为亿利的核心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