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阿旗乌兰哈达乡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以保护为主的原则,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思路,多措并举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力推广舍饲圈养。该乡坚持“扶持养殖专业村、发展科技示范场、培育典型示范户”,依托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和金融扶贫富民工程,鼓励引导建成了凤凰岭村山羊育肥规模化养殖模式、榆林堡村肉羊标准化养殖场,加大畜群结构调整和良种繁育力度,加快舍饲圈养进程。
深入落实禁牧工作。该乡坚持一契约二教育三管理的管护模式,采取契约化管理的方式,乡政府、禁牧中队、村、养殖户层层签订了承诺书和责任状。乡林工站和生态禁牧中队双线作业、轮番执法、相互监督、不留死角。严厉惩处夜牧、偷牧、开荒、乱砍乱伐、滥采滥挖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确保了生态保护的高压态势。
大力推进结构调整。该乡坚持种植向节水调、产业向特色调、小畜向大畜调的思路引导推动结构调整。先后实施了节水增粮、地埋滴灌和喷灌项目,鼓励、动员引导发展壮大富山小米、双山堡大葱、温都河蔬菜和山杏嫁接等特色产业,培育了一批肉驴养殖专业村,在增收产业培育、进而推进结构调整方面作出了积极探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该乡对河道采沙合同、采沙行为进行了整顿和规范。投资150万元,在联合庄村、凤凰山村、双山堡村开展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保护了下游耕地9000亩及500户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乡财政投资40万元为8个村修缮了田间路,修建丁字坝5个,保护水泥路4公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改善了农牧业生产条件。
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该乡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示范带动、整体推进,重点解决农村垃圾及环境污染问题,探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使农村垃圾处理和村容村貌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的轨道。实施绿化工程,2015年全乡重点区域绿化80.6亩,栽植云中杨、云杉、垂榆等绿化树种8000余株,村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讯员王玮东 杨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