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们合作社纯收入230万元,人均收入是村里人的3倍。今年我们肉羊又扩大了规模,现肉羊存栏2400头。合作社的人均收入能达到20万元以上。”日前,突泉县水泉镇胜泉村运达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振宇高兴地对记者说。
朱振宇不仅自己靠舍饲养殖走上了致富路,还带领周边村屯老百姓靠舍饲“代养”赚到了钱。
近年来,突泉县把发展“绿色、安全、健康”食品作为发展畜牧业的目标,着力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走“龙头企业+基地+养殖户”的畜牧业产业化之路,畜牧业成为拉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引擎”。截至2014年末,全县牲畜存栏达到129.5万头只,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重要渠道之一。
龙头带动引领转型发展
突泉县出台各项优惠政策“筑巢引凤”,吸引龙头企业投资畜牧业。相继引进了蒙牛、松森、安达等企业落户,畜牧业实现了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重点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草原黑猪、肉牛、肉羊、禽类等特色品种,促进了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升了全县奶业、禽业等相关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使全县基本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或“合作社+农户”的饲养格局。
截至2014年末,突泉县有78个畜禽养殖专业村,500只以上的肉羊养殖场59个,舍饲养殖户8400户,肉羊存栏120万只;肉鸡养殖能力达到6000万只,鸡雏孵化能力达到4500万只;生猪养殖场20个,年出栏生猪14万口。
改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益
没有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就没有高效畜牧业的形成和发展。突泉县充分调动农牧民的养殖积极性,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品种改良步伐,逐步完善服务体系的形成,引领示范带动科技推广应用,有效促进养殖业增产增收,去劣存优调整畜群结构,加大品种改良力度。
该县坚持引种和自繁相结合,推广小尾寒羊、杜泊、萨福克“三元杂交”模式及“人工授精、同期发情”技术,发挥杂交肉羊多胎多羔、羊肉品质好和四季均衡出栏的优势,提高比较效益。去年,突泉县新建肉羊原种繁育场1处,新建肉羊扩繁场3处,新建人工改良站点56个;引进纯进口优质种公羊杜伯、萨福克共计256只,新增改良站点56个,杂交品种有小尾寒羊、肥尾羊,共计人工授精4500只。同时,建立县域黄牛改良站点20个,发放使用补贴冻精1.5万只,享受补贴资金7.5万元,使896户受益,畜牧业实现了“数量型”向“效益型”“品牌型”的转变。
科学饲养发展生态畜牧
为从源头控制减少排放,突泉县开展了畜禽生态化养殖创建活动,把全县肉鸡养殖小区和60多个乡村兽医从事诊疗活动的场所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对乡村从事诊疗活动的78个畜禽养殖专业场所进行检查和登记。对养殖人员加强技术培训,积极引导养殖场(户)以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强圈舍标准化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切实改善养殖场及周边环境条件。去年,突泉县通过不同方式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1200人次,培训养殖能手36人,入户采取一对一培训人工授精技术员27人。
如今,突泉县依托成功的技术和成熟的模式,依托养殖小区、养殖合作社,实行“五统一”(统一饲养品种、饲料配方、技术服务、质量监管、产品销售),全面提升养殖合作社综合服务能力,降低市场风险,增加养殖效益。去年,突泉县新增16个合作社,饲养纯小尾寒羊6400多只。(驻站记者冯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