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创城,为首府呼和浩特矗立起向上的精神地标
内蒙古新闻网  15-05-13 10:24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精神的支撑;每个公民的成长,得益于城市的进步。

  创城,在升华市民道德修养的同时,也为一座城市矗立起向上的精神地标。

  漫步在青城街头,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这座城市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大街小巷、公园广场、校园内外、建筑工地,一幅幅宣传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青城好人主题的公益广告扑面而来,让人们在欣赏城市美景的同时,感受着街头正能量的熏陶。

  呼和浩特,正用生动的实践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凝聚着这座文明城市发展的无限正能量。

  基层讲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心灵

  时间回溯到2014年3月19日。在新城区成吉思汗街道办事处山水小区,“解读‘两会’精神,关注百姓心声——‘青城大讲坛’牵手‘和谐大讲堂’”互动访谈式宣讲活动在这里如期举行。活动中,全国人大代表、呼市二中校长郭炳胜,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乌恩,围绕全国“两会”精神进行了生动宣讲。来自我市教育局、卫生局、文化局、人社局、环保局、住建委等相关单位有关负责人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主题,聚焦国计民生热点难点,同现场听众一起进行了互动交流。

  这是我市基层大讲堂的一次“全国两会”主题宣讲活动。宣讲活动反响热烈,基层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听得非常解渴,“面对面零距离,解疑释惑听得懂”、“按需设讲、送学于民,这种宣讲方式接地气、连民心、带劲儿”……

  “接地气”、“连民心”、“带劲儿”,老百姓的言语朴实,却道出了“基层大讲堂”的魅力所在。

  从2008年起,我市以市级“青城大讲坛”为龙头,几年来,覆盖各旗县区、机关、学校、企业、乡镇、街道和农村、社区的1182个基层讲堂遍布城乡,成为群众最喜欢的精神家园。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似化雨春风,把“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送进干部群众的心田,为百姓传递正能量,搭建“中国梦”与“我的梦”的桥梁。如今,首府1682个基层大讲堂,876名业余宣讲员活跃在基层第一线,呈现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设讲台,哪里便会聚集人气、涌动希望的新格局……

  每到年初,宣讲员们进乡、进村、入户,第一时间就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传到了农民耳朵里。农民高兴地说:“理论下基层要啥送啥,号准了咱农民的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作风建设等主题宣讲活动也活跃在社区讲堂、拆迁讲堂、和谐讲堂等各种特色讲堂上,利用小戏、小品、快板、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把党的理论政策宣传到群众中去,拉近了理论与群众间的距离。

  青城大讲坛、基层讲堂、空中大讲堂等组合拳,让大讲堂这块理论阵地枝繁叶茂,由此实现了理论宣讲工作的6大转变:由下基层向驻基层、个人宣讲向团体宣讲、我听你讲向按需所讲、要我听向我要听、单纯讲授向综合指导服务、时段性向常态化转变。

  呼和浩特有280万人民群众,呼和浩特“基层大讲堂”的直接听众达200万人。

  2014年,“青城大讲坛”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评为“全区十大创新品牌讲堂”,这个荣誉在12个盟市中当属首例。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李珍 ]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墒情良好 备耕扎实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