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海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讲述好乌海故事传播好乌海声音
内蒙古新闻网  15-05-14 10:43 打印本页 来源: 乌海日报  
 

  2015年1月21日上午8时30分,内蒙古职工之家大厅内暖意融融。

  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这里亲切会见了2015年度“宣传内蒙古”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作为乌海市惟一一名“第十届内蒙古十佳新闻工作者”获奖个人,也是为数不多的盟市获奖者代表,《乌海日报》头版编辑刘丽梅有幸亲历这一刻。

  银光闪闪的奖杯是对她立足岗位、敬业奉献的肯定,更是对她的鼓励与鞭策。

  2001年,刘丽梅从内蒙古大学毕业后进入乌海日报社。目前,她担负头版的文字编辑、版式策划等工作,同时协助社编委会对重大选题进行策划。

  用双脚丈量乌海改革发展进程

  “要让党报更有人气,采编一线人员要多接地气。”她立足基层新闻最前沿,编群众喜欢的好版面,写群众爱看的好稿件。

  从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工地到誓让沙海变绿洲的治沙造林一线,从温室大棚里的科技致富示范户到整天与风沙为伴的公路养护女工……她用心记录普通民众的心路历程,用双脚丈量改革发展进程。

  《乌海市以“加减法”求解工业转型方程》《高中招教师学生当考官》《三亩“大于”二十亩》……这些内蒙古新闻奖获奖作品无不是她“走”出来的好稿件,有的还成为盟市级报业同行学习交流的范文。

  此外,她积极配合社编委会撰写“本报评论员”文章,几年间刊发了《紧密联系群众着力推动发展》《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幸福乌海》《乌海主流文化探析》《新常态下要有新作为》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评论性稿件。

  她在《内蒙古日报》发表的稿件《乌海“白货”外运量首超“黑货”》《永不竣工的民生工程》《乌海市告别有铁无钢历史》等成为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宣传内蒙古的典型素材。

  加班到凌晨只为读者看到昨日新闻

  《乌海日报》头版是整张报纸的门面和灵魂。为让当天全市重大会议和活动在第二天能够及时见报,从2009年起,刘丽梅和另一位编辑主动承担起夜班编辑的重任,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

  2014年10月18日上午9点,备受关注的第六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第三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开馆仪式举行。

  这一天,十余项活动同时进行。等刘丽梅收到记者采写的所有当天来稿时,已是晚上10点。

  修改文字稿、与前方记者核对有关情况、收集活动精彩照片等前期工作完毕后,开始组版、出大样、校对、再修改、再出样,如此几个来回,正式将最后的签发大样送交印刷厂时,已是第二天的凌晨1点。

  其实,加班至凌晨,这对头版编辑来说是常有的事。

  家中老人生病,她不能伺候在旁;年幼的女儿发烧,只能由爸爸领着去医院……而她自己,由于长年作息时间不规律,落下了严重的胃病。

  如此下来,《乌海日报》头版两位编辑(一周五期)每年加班时间超过700小时。

  2009年,报社启动了创刊28年来最大动作的改革,部分机构和人员被精简,延续了十几年的组版等岗位退出了报社发展的历史舞台。

  但作为报纸流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组版、校对这一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版面文字编辑身上。

  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整整500页,当《方正飞腾创艺5—高效桌面排版软件使用说明书》摆在面前时,她有些慌了神。

  毫无划版、组版经验的她,硬是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学会了使用这一软件。自学专业书籍、向其他组版编辑求教、找来《人民日报》《内蒙古日报》等仔细揣摩,力争使自己的排版技术每天都提高一点。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作为地市级党报的一线采编人员,刘丽梅认真倾听同事们的意见和建议,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配合社编委会精心组织策划,推出了一篇篇“短、新、实”报道和一块块读者喜闻乐见的版面。(记者郭婧)

[责任编辑 魏莉 ]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墒情良好 备耕扎实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