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下午,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巡回赛内蒙古冠军赛的朱颖面对记者采访时,仍难掩激动的心情。虽然她们在比赛中没有更进一步,但参赛经历和对自己能力的展示机会,让朱颖难以忘怀。
9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巡回赛内蒙古冠军赛落幕,4场复赛有80名选手入围,决赛共有20名选手入围,其中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五中学、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各有两名选手入围决赛,1名进入前十。
日前,记者采访了参赛归来的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五中学的选手、指导老师,与大家分享比赛趣事,以及她们学习汉语的心得与秘诀。
选手朱颖:
从小喜欢读小说
大眼睛、文静的朱颖在这次比赛中,代表呼市参赛,进入前10名,遗憾的是未能进入前5名最终代表内蒙古参加全国总决赛。
指导老师王进宝认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属不易,参赛的选手并不是班中学业成绩最好的,她们是通过层层考核后代表学校、呼市参赛。这次取得的成绩与她们平时大量阅读是分不开的。
当聊到喜欢读的书时,朱颖打开了话匣子。
她从小喜欢读科幻色彩和富有想象力的书籍,小说就读了不下百本,从外国到中国都有。不过,历史故事让她情有独钟,因每个历史故事背后不仅蕴藏着某个道理,也帮助了她如何处理好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朱颖说,家长并没有刻意让她去阅读,只是在完成作业后,爱安静的她会找来课外书读。
朱颖告诉记者一个秘密,她用手机向来都是笔画写字,从不用拼音。
选手韩晓芳:
闲暇就看《古文观止》
微黑、微瘦的韩晓芳自认为心理素质很重要,凡是参加正式比赛她都不会紧张,不过只要聊到与她有关的话题,就会不由地紧张。
在这次比赛中,她进入了前20名,未能代表内蒙古参加全国总决赛。
韩晓芳喜欢看书,可是家里除了深奥的书籍外,便只有教材类的了,一本《古文观止》和《说文解字》便成了她的“微小说”。用她自己的话讲,看《古文观止》一篇文章得用一个多月,期间不断查字典、词典,但收获的却是喜悦。
“古文耐琢磨,有意思。”韩晓芳说,她平时喜欢用笔画写信息。
指导老师:一生受益
第三十五中学指导教师王进宝认为,以鲁迅先生的话概括汉字听写最好不过,“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义美以感心” 。参加这样的大会不仅学生会有很大收获,他自己也收获颇丰,现场点评老师知识的渊博,每个词语都引出一段故事,日后可以把这引进教学中。
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许多学生及成人常出现提笔忘字、汉字书写不规范、简单字不会写等。“汉字听写大会”不仅规范了汉字听写的基本功,也弘扬了我国传统文化,还激发了学生对汉字学习的激情,王进宝说,日后会增加汉字文化这方面的选修教材。
尤其对一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做到把握重点、如何把传统文化渗透教学中,这也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汉语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所在,王进宝说,学生有幸参加这样的节目对其一生都受益。(记者李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