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谋事要实,就是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
谋事要实是党员干部做人为官、干事创业的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可以说,谋事要实是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富有时代特点的创新性表达。毛泽东同志曾对“实事求是”作过精辟论述,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而谋事要实,“谋”就是研究、谋划,对应实事求是的“求”;“事”即事物或工作,对应实事求是的“实事”;“要实”强调的是探寻真理和客观规律,对应实事求是的“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谋事要实与实事求是高度切合的。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谋事要实,强调尊重实际,决不排斥创新,相反,尤其需要通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求变。谋事要实的“实”是当前的实际,是不断变化的实际,而不是过去的实际,不是僵化的实际。要符合这样的实际,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当前,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关键是要破除“两个迷信”。一是要破除对“马教条”的迷信。我们不能空谈马克思主义,更不能迷信那些已经实践检验错误或过时的思想、观念或理论,回到僵化封闭的老路上去。二是要破除对“洋教条”的迷信。不能迷信西方某些资产阶级学派的思想理论,也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制度,不能走邪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谋事要实的论述,包含着谋事要实的基本标准,那就是“三个符合”。一是符合实际情况。二要符合客观规律。三是符合科学精神。
具体到工作中,谋事要实,就是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尊重客观事实和规律,勇于破除一切与实践不相符合的思想观念,不迷信任何事物,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正原有观点和固有认识,以新的思路、新的理念和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来审视、谋划和推动工作,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应对、解决前进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让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加鲜亮起来。
(五)创业要实,就是真抓实干,敢于担当,狠抓落实,务求实绩。
创业要实是党员干部做人为官、干事创业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第一,真抓实干。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号召:“实事求是、力戒空谈”;邓小平同志强调:“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领导干部在其位、谋其政,关键是要崇尚实干。一是有想干事的意识。要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使自己真正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善谋事、真干事上。二是有敢干事的勇气。要有敢想敢干、不为艰难困苦所压倒的精神。现在很多领导干部不是不想干事,而是不敢干事。所以,还要突出一个“敢”字,要敢为人先,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三是有干成事的本领。《庄子·逍遥游》中说,“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千里之行尚需3个月来聚集粮草,那么干事创业,自然需要更丰厚的积淀。所以,要自觉加强学习,善于总结经验,不断积蓄力量,做到厚积薄发。同时,还要注意做到干净干事、按规矩办事,防止乱干事、干坏事,这就需要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第二,敢于担当。当前,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干部不敢担当,遇到问题绕着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有一股子“担当生前事,何惧身后评”的精神,敢于担当。
敢于担当,就是遇到事情不推诿,敢于负责,敢于直面矛盾、解决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面对”上:一是面对大是大非是否敢于亮剑,二是面对矛盾是否敢于迎难而上,三是面对危机是否敢于挺身而出,四是面对失误是否敢于承担责任。
第三,狠抓落实。为政之道,贵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从这个意义上讲,能否做到狠抓落实,是否善于狠抓落实,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抓好落实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既要有意识,也要有办法,还要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和“钉钉子”精神。只有这三者高度吻合起来,才会有一抓到底的狠劲,常抓不懈的韧劲,敢于较真的严劲,一丝不苟的细劲,才能认认真真、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
第四,务求实绩。我们强调实干、担当、落实,最终目的就是要拿出实实在在的政绩。考察党员干部,不但要看他们工作的过程,也要看他们工作的结果,看他们有没有干出成绩。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不再以经济增长论英雄,抓改革、抓稳定、抓民生、抓文化、抓生态、抓党建,都是政绩。
(六)做人要实,就是忠诚老实,厚道朴实,坦诚真实。
做人要实是党员干部做人为官、干事创业的本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就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做人要忠诚老实,不背叛党和国家。关于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一段非常深刻的话,他说:绝对忠诚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对党的忠诚,没有“差不多”,没有“基本上”,没有99.9%,而是100%绝对纯度的忠诚,不容打任何折扣。三心二意不是真正的忠诚,损公肥私不是真正的忠诚,遇到一点挫折就对党产生怀疑、萌生退意更不是真正的忠诚。
所以,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忠诚不能讲条件、讲代价,必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永远都对党忠诚老实,永远都听党话、跟党走。需要指出的是,对党忠诚不等同于对领导干部个人的忠诚。对此,我们要高度警醒,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第二,做人要厚道朴实,不浮躁,不奢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历史得出的基本规律。所以,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朴实当成做人、做事和做官的一种品质、品德和美德,养成朴素的生活方式,始终保持不加修饰的纯朴本色和本质,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第三,做人要坦诚真实,不做“两面人”。孔子在《论语》中破天荒地骂过一次人。他说,乡愿,德之贼也。乡愿,特指当时社会上那种不分是非,同于流俗,言行不一,伪善欺世,处处讨好,谁也不得罪的“老好人”、“两面人”、伪君子。现在,党员干部中也有这样的“两面人”。
作为党员干部,做老实人,不做“两面人”,关键是要做到“三个一”:一是上下统一。就是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确保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要求。不能空喊,而是要深刻领会其中意蕴,自觉增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决不做政治上的“两面人”;二是表里如一。就是要坚持说的和做的一个样,言而有信,言而有行;台上和台下一个样,进不失廉,退不失行;人前和人后一个样,高调干事,低调为人;八小时内和八小时外一个样,在约束中工作,在阳光下干事;三是始终如一。用毕生努力践行对党的庄严承诺,恪守人民公仆的精神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