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贴画原名是宫廷补绣,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5月23日,崔锁莲跟记者聊起布贴画的故事如数家珍。
2005年,退休以后闲不住的崔锁莲看到家人旅游带回来的布贴画后觉得很喜欢,就用家里的废布头、旧衣服模仿着做。当时就是个兴趣,觉得做成功一件作品很有成就感,再说还能废物利用。崔锁莲说,“我也没学过画画,就是爱观察琢磨。只要是美的,我就想着怎么能用布贴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她创作的布贴画内容新颖,题材广泛,有充满现代时尚气息的窈窕淑女,也有体现草原文化的奔腾骏马。2005年,第六届昭君文化节召开期间,她专门制作了一副2.5米高的巨幅布贴画《昭君出塞》,并专程送到组委会。
“第一次参加庙会,我把那些压箱底的作品都拿了出来,结果到了那儿一下子就被大家抢购完了。”崔锁莲笑着回忆说。
早些年在呼和浩特的庙会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布艺组的展台因缺乏本地的布贴画艺人,每年都要专门从外地聘请。2013年,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现了从事布贴画创作的崔锁莲。之后,崔锁莲和她的布贴画每年都会出现在昭君文化节上。
第一次亮相,布贴画在庙会上的热销是崔锁莲没有想到的,“回来之后,我就想既然这么有市场,可以召集更多的人一起做这个,说不定还能为那些下岗的人们提供新的就业途径。”2014年4月,在她所在社区的帮助下,社区的活动中心成立了布艺学习班,每周三社区里的阿姨们都会聚集在一起学习布贴画、制作各种布艺作品,还有许多外地人也慕名而来向她学习。对于前来学习布贴画的人,她都是来者不拒。“别人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我不这么想,大家既然信任我向我学,我就要将我知道的都教给她们,让更多人欣赏到布贴画的魅力!”目前,她已经正式接收了15个徒弟。今年5月,在乌兰察布市残联的邀请下,她还去给乌兰察布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残疾人进行了为期7天的培训。
崔锁莲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是她通过网络、报纸、期刊等各种渠道学习、探索,对布贴画的认识也更深了。目前,崔锁莲是呼和浩特市文化人才(库)百人百组万人工程的布艺组组长。2014年6月,呼和浩特非物质文化展览馆的传习展示馆为她的布贴画设置了专门的展台。
“不管能不能在这个领域做出名堂,我都必须去奋斗,去争取。虽说我年龄也不小了,但不是有句话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崔锁莲笑着说。(见习记者 史美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