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我们这里是农村,现在也是村村都有柏油路,户户不见垃圾堆,人人都有事业干,我们农民的日子也幸福着呢!”走进松山区岗子乡“十个全覆盖”工程样板村岗子村时,村民王海军高兴地对记者说。谈起“十个全覆盖”工程给现代农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村民们争先恐后地夸赞起来。
2015年,松山区岗子乡积极谋划、合理部署,将“十个全覆盖”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项目等相结合,以建设“富裕、美丽、整洁”新农村为目标,全力推进“十个全覆盖”重点项目,用实际行动勾勒出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美好画卷,让农民群众搭上幸福列车。
“我和老伴经营两个大棚,种的全部是平菇,还不耽误种50亩地,一年下来收入十来个不成问题。”岗子乡新窝铺村农民薛宝和对记者说,他所说的十来个指的是十多万元。在岗子乡,像薛宝和这样的农民不在少数,很多人都一边种地一边在食用菌园区承包经营大棚,用以增加收入,设施农业发展已经成为松山区岗子乡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岗子乡紧紧围绕“促民增收”这一主要目标,立足本乡实际,聚焦乡情优势,在全乡范围内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铺设农民绿色健康致富道路。2015年,在新窝铺食用菌园区新建日光温室500亩,达到3300亩种植规模,带动200余户农民发展平菇,产品远销北京等地。在岗子村新建冷棚500亩,计划全部栽植韭菜,力争打造韭菜种植基地。集中连片发展架豆角2500亩、胡萝卜3000亩、圆葱1200亩等露地蔬菜。同时配套建设标准化市场一处,解决群众蔬菜、粮食交易问题。结合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依托全区生猪产业链条,新建5处千口以上生猪养殖场,年出栏生猪达到7万口。建设500只以上肉羊养殖示范场4处,肉羊出栏达6.5万只。建设200头以上肉牛养殖示范场1处,年出栏肉牛7000头。通过上述产业发展辐射带动全乡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每年帮助200多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真正意义上实现民富、乡强。
今年,岗子乡在力促农民增收的同时,不断调整投资结构,加大民生项目建设力度,全面启动“十个全覆盖”幸福工程,大力改善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投资350万元,新建安全饮水工程11处。完成危房改造150户,解决1200口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540万元,完成通村油路建设9公里,解决1120口人的出行问题、粮食买卖问题。投资24万元,新建标准化村级卫生室3处,有效缓解当地群众就医问题。投资25.2万元,新建便民连锁超市5家。投资94万元,进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现已完成沿街两侧的环境整治美化和绿化工程。同时,结合开展相关文化活动进行“美丽庭院”、“最美家庭女主人”评选表彰活动,增强农村家庭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岗子乡硬化道路通达率达到87%以上,城镇医疗保险缴费率97%,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9%,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92%,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十个全覆盖”工程带来的种种实惠,幸福梦想得以实现。(记者吴可心)